【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
1949年12月1日
1948年12月1日
1984年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48年12月1日,在合并华北银行、( )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
①  晋察冀边区银行
②  北海银行
③  陕甘宁边区银行
④  关东银行
【多选题】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略决战是( )。
①  辽沈战役
②  淮海战役
③  平津战役
④  渡江战役
【多选题】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略决战是( )
①  辽沈战役
②  淮海战役
③  平津战役
④  渡江战役
【简答题】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填空1]年.
【单选题】 2016年7月10日,刘某上班,9月10日发现公司拖欠工资,2017年1月10日终止劳动关系,下列关于仲裁时效说法正确的是( )。
①  2016年7月10日起3年内有效
②  2017年1月10日起1年内有效
③  2016年9月10日起1年内有效
④  2016年9月10日起3年内有效
【单选题】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 )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
①  济南、平津、淮海
②  辽沈、淮海、平津
③  辽沈、渡江、平津
④  广州、武汉、大别山
【多选题】 甲公司2013年4月1日开始办公楼的建设,工程期2年,2015年6月1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5年10月1日验收合格,2016年2月1日竣工决算完毕,2016年8月8日正式入驻。有关该业务的如下论断中,错误的有(  )。
①  2015年6月1日按暂估价入固定资产账,并于当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2016年2月1日依据竣工决算标准调整暂估原价,但已提折旧不作调整。
②  2015年10月1日按暂估价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11月开始计提折旧,2016年2月1日依据竣工决算标准调整暂估原价,但已提折旧不作调整。
③  2016年2月1日按竣工决算认定的价值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
④  2016年8月8日按竣工决算认定的价值入固定资产账,于当年9月开始计提折旧
【单选题】 商业银行2010年9月12日前发行的不合格二级资本工具,2013年1月1日之前可计入监管资本,2013年1月1日起按年递减( ),2022年1月1日起不得计入监管资本。
①  10%
②  15%
③  5%
④  20%
【单选题】 2015年12月20日,A公司董事会做出决议,准备购买甲公司股份;2016年1月1日,A公司取得甲公司30%的股份,能够对甲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17年1月1日,A公司又取得甲公司30%的股份,从而能够对甲公司实施控制;2018年1月1日,A公司又取得B公司10%的股份,持股比例达到70%。在上述情况下,购买日为()。
①  2016年1月1日
②  2017年1月1日
③  2018年1月1日
④  2015年12月20日
【单选题】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这七年,是( )
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②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  社会主义时期
随机题目
【多选题】 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与()有关
①  A票据面值
②  B贴现率
③  C贴现期
④  D银行存款利率
【多选题】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
①  A客观性
②  B相关性
③  C明晰性
④  D可比性
【多选题】 下列资产中,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有()
①  A交易性金融资产
②  B存货
③  C持有至到期投资
④  D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多选题】 下列属于加速折旧法的是()
①  A平均年限法
②  B工作量法
③  C双倍余额递减法
④  D年数总和法
【多选题】 票据行为包括()
①  A出票
②  B背书
③  C承兑
④  D保证
【多选题】 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要求包括()
①  A内容完整
②  B数据真实
③  C计算准确
④  D编报及时
【多选题】 会计市场准入包括()
①  A会计从业资格
②  B会计事务所的设立
③  C代理机构的设立
④  D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多选题】 按税法法律级次,将税法分为()
①  A税收法律
②  B税收行政法规
③  C税收规章
④  D税收规范性文件
【多选题】 单位可以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
①  A职工工资、津贴
②  B个人劳务报酬
③  C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④  D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多选题】 下列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A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②  B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③  C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④  D两者在实现形式上都是具体的、明确的和成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