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105%
104.76%
5%
4.76%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某厂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
①  104.76%
②  95.45%
③  200%
④  4.76%
【单选题】 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①  提高产品的质量
②  减轻劳动强度
③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④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单选题】 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①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②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③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④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单选题】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①  增加
②  减少
③  不变
④  增减不能确定
【单选题】 ( )应能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和确保工人的生产安全。
①  夹紧装置
②  动力装置
③  力源装置
【单选题】 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①  139.67%
②  129.52%
③  71.60%
④  39.67%
【多选题】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 )。
①  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②  与使用价值量成反比
③  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④  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单选题】 每吨铸件成本(元)和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之间回归方程为y=270-0.5x。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吨,单位成本()。
①  降低269.5元
②  提高269.5元
③  降低0.5元
④  提高0.5元
【单选题】 未来五年()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①  A.劳动报酬
②  B.物质文化生活
③  C.精神文化生活
④  D.居民收入
【单选题】 大板建筑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与砖混合结构相比,可减轻自重(),增加使用面积()。
①  10%~15%,3%~5%
②  20%~25%,8%~10%
③  15%~20%,5%~8%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的产品能满足基本需要,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而需求稳定且可以预测,并且生命周期长。
①  功能型
②  革新型
③  复合型
④  单一型
【单选题】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供应商和需求企业只见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①  一般
②  战略
③  战术
④  普通
【单选题】 在垂直型QR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①  供应商
②  制造商
③  批发商
④  零售商
【单选题】 有效顾客响应(ECR)的主要目标是(   )
①  降低供应链各环节的成本,提高效率
②  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快速补货
③  销售额的大幅度增加
④  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单选题】 供应链中各节点共同指定库存计划,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这样的库存控制方法称为()
①  联合管理库存
②  供应商管理库存
③  供应商一体化
④  有效客户响应
【单选题】 协同计划预测及补货严格上说是QR发展的()阶段。
①  第二
②  第三
③  第四
④  第五
【单选题】 不属于传统采购模式主要特点的是()
①  非信息对称博弈
②  供需双方是临时合作关系
③  质量监控难度大
④  相应用户需求能力敏捷
【单选题】 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最低的是()。
①  普通的伙伴关系
②  战术伙伴关系
③  战略伙伴关系
④  竞争性伙伴关系
【单选题】 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供应链定义为:()
①  供应链是涉及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努力
②  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③  供应链是相互间通边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服务的厂家、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网络
④  供应链包括了产品从原材料阶段一直到最终用户手中一过程中与产品的流动和转化,以及伴随的信息流动有关的所有活动。
【单选题】 以下是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除了()
①  兼容性
②  规模性
③  能力性
④  投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