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人均粮食产量、人均国民收入、人口平均年龄都是平均指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
①  统计平均数
②  结构相对数
③  比较相对数
④  强度相对数
【单选题】 到197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
①  4654亿斤
②  5654亿斤
③  6654亿斤
④  7654亿斤
【单选题】 人均粮食消费量与人均粮食产量( )
①  前者是平均指标而后者是强度相对指标
②  前看是强度相对指标而后者是平均指标
③  两者都是平均指标
④  两者都是强度相对指标
【单选题】 按人口平均的地区粮食产量属于( )。
①  比例相对指标
②  比较相对指标
③  强度相对指标
④  平均指标
【判断题】 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
①  总产量首先开始下降;
②  平均产量首先开始下降;
③  边际产量首先开始下降;
④  平均产量下降速度最快。
【判断题】 4.2.3生产中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都是增加的。(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①  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价格下降
②  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③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④  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确定
【单选题】 当总产量下降时( )。
①  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②  平均产量为0
③  边际产量为0
④  边际产量为负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反对腐败、建设____,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①  廉洁政治
②  清廉政治
③  清明政治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在___会议上获得通过的?
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③  党的十八大
【多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ABCD
①  工农互促
②  城乡互补
③  协调发展
④  共同繁荣
【多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  党的领导
②  全面从严治党
③  人民当家作主
④  依法治国
【单选题】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是:坚持全国_______,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①  一盘棋
②  全局观
③  大局观
④  全盘棋
【单选题】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必须___,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②  坚持依法治国
③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单选题】 1919 年,___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 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 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①  陈独秀
②  毛泽东
③  李大钊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是由___等发起,在___建立的。
①  毛泽东 长沙
②  陈独秀 上海
③  李大钊 北京
【单选题】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__。
①  政治灵魂
②  精神支柱
③  政治底线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这一称谓的最早提出者是___。
①  蔡和森
②  毛泽东
③  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