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存货期末计价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高计量,如果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存货期末计价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高计量,如果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①  及时性
②  相关性
③  谨慎性
④  重要性
【单选题】 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①  及时性
②  相关性
③  谨慎性
④  实质重于形式
【简答题】 存货发生减值是因为可变现净值低于[填空1]
【单选题】 企业期末计算出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①  资产减值损失
②  管理费用
③  营业外支出
④  制造费用
【多选题】 当存货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①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②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③  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④  其它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单选题】 甲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3年1月1日将发出存货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2013年年初存货账面价值为3600元,数量60千克,2013年3月、5月分别购入材料300千克、450千克,单价分别为65元、70元,6月领用350千克,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该项会计政策变更,若期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27600元,由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金额为(  )元。
①  4550
②  -1141.4
③  3408.6
④  -3408.6
【单选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从2×16年1月1日起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用单项比较法。该公司2×16年6月30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分别为:30万元、21万元、36万元;A、B、C三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万元、25万元、36万元。该公司当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存货净额为(  )。
①  85万元
②  87万元
③  88万元
④  91万元
【判断题】 存货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  )
① 
② 
【单选题】 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2014年5月B公司从A公司购入的150万元存货,本年全部没有实现销售,期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05万元,B公司计提了4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A公司销售该存货的成本120万元,2014年末在A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该准备项目所作的抵销分录为( )。
①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0 00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50 000
②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5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0 000
③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0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 000
④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300 00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00 000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如何预防经肾排泄的磺胺类药物可以在中性和酸性尿中析出结晶()
①  A饮大量的水
②  B同服等量的碳酸氢钠
③  C定期检查尿和肾功能
④  D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多选题】 预防青霉素过敏的措施主要有()
①  A询问过敏史
②  B用青霉素做皮肤过敏试验
③  C用青霉素点眼观察反应
④  D避免局部用药
【单选题】 《千金药方》的作者是()
①  A.孙思邈
②  B.李时珍
③  C.神农
④  D.扁鹊
【单选题】 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①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②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③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④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判断题】 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
①  A.形神一体观
②  B.五脏一体观
③  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
④  D.“病在上者下取之”
⑤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多选题】 四环素类的不良反应有()
①  A胃肠道反应
②  B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③  C二重感染
④  D影响骨及牙的发育
【单选题】 对高血压突发支气管哮喘应选用()
①  A异丙肾上腺素
②  B肾上腺素
③  C氨茶碱
④  D地塞米松
【单选题】 药理学是()
①  A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
②  B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
③  C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④  D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的科学
【单选题】 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
①  A起效快慢
②  B代谢快慢
③  C分布
④  D作用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