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是( )。
以银行存款偿付前欠货款
购买材料货款尚未支付
收回应收账款
接受其他单位捐赠新设备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是( )。
①  以银行存款偿付前欠货款
②  购买材料货款尚未支付
③  收回应收账款
④  接受其他单位捐赠新设备
【单选题】 以银行存款50000元偿还企业前欠货款。这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情况属于( )。
①  一项资产与一项负债同时增加
②  一项资产与一项负债同时减少
③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④  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单选题】 已核销的应收账款在以后期间收回,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 )。
①  应收账款
②  坏账准备
③  待处理财产损溢
④  应缴财政款
【判断题】 企业购入材料而货款未付,其资产与负债会同时减少。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业务有( )。
①  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购货款
②  用现金支付福利费
③  用银行存款归还银行短期借款
④  以现今发放职工工资
⑤  用银行存款交纳税金
【单选题】 向东盛公司购买材料一批,价款4000元,外地运杂费100元。材料已入库,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 )
①  借:原材料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②  借:在途物资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③  借:原材料          4100    贷:银行存款 4100
④  借:在途物资          4100    贷:银行存款 4100
【单选题】 向东盛公司购买材料一批,价款4000元,外地运杂费100元。材料已入库,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 )
①  借:原材料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②  借:在途物资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③  借:原材料          4100    贷:银行存款 4100
④  借:在途物资          4100    贷:银行存款 4100
【单选题】 甲企业“应收账款”科目期初借方余额40000元,本期收回应收的货款15000元,该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60000元,则企业本期必定还发生了( )
①  应收账款增加20000元
②  应收账款减少20000元
③  应收账款增加35000元
④  应收账款减少35000元
【多选题】 下列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业务有()。
①  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用
②  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③  用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
④  用银行存款支付投资者的利润。
【单选题】 下列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
①  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
②  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③  购进材料一批货款未付
④  以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我国应当怎样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①  对于粮食安全,党和政府责任要分开
②  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③  仅保证粮食的供给能力
④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⑤  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判断题】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应把握八个方面,在创建目标方面,总体安排是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四年成体系。
① 
② 
【判断题】 日本的造村运动是一种循序渐进型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① 
② 
【单选题】 国外乡村旅游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
①  城郊型
②  观光型
③  乡村文化
④  休闲型
【单选题】 ()模式是指在国土面积不大、乡村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通过整合现有的农村资源,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农业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①  生态环境型
②  自主协同型
③  精简集约型
④  伙伴协作型
【单选题】 下列哪个国家的乡村建设属于城乡共生型?()
①  荷兰农地整理
②  德国村庄更新
③  韩国新村运动
④  美国乡村小城镇
【多选题】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应把握的方面,具体包括()。
①  创建程序
②  材料报送
③  创建任务
④  创建条件
⑤  创建目标
【多选题】 在衡量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和条件时,目的是研判产业园区发展建设的可持续性,包括哪两个条件?()
①  政策支持
②  创新水平
③  组织管理
④  技术水平
⑤  观念改变
【多选题】 长期以来,教育督导问责方式主要是(),大多是内部方式,使用频率也不高。
①  开除
②  降薪
③  约谈
④  通报
⑤  罚款
【多选题】 以下()可以视为关于“新基建”的几点思考。
①  从建设内容看:“新基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硬兼施
②  从参与主体看:“新基建”是“政府包办”还是“市场主体”
③  从政府投资看:“新基建”是集中投入还是陆续投入
④  从作用价值看:“新基建”能否支撑稳增长
⑤  从定义范畴看:“新基建”是否都代表巨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