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 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如果国民收入为零,消费将( )。
①  为零
②  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③  为边际消费倾向
④  为负
【单选题】 如果国民收入为零,消费将( )。
①  为零
②  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③  为边际消费倾向
④  为负
【判断题】 消费小于储蓄,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已知三个球的体积之比为1:8:27,则它们的表面积之比为( )
①  1:2:3
②  1:4:9
③  2:3:4
④  1:8:27
【判断题】 与租户经营业绩(营业额)不相关的一个最低收入。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决定于( )。
①  总收入
②  总投资
③  总需求
④  总供给
【单选题】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
①  一国第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②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③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④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①  国民收入净值
②  个人收入
③  个人可支配收入
④  国民收入
随机题目
【判断题】 西方传教士的一般传教及文化、教育、医疗活动就是对中国的文化渗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根据有关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
①  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  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
③  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
④  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判断题】 近代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是利用战争赔款等方式掠自中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①  《南京条约》
②  《北京条约》
③  《马关条约》
④  《辛丑条约》
【多选题】 近代时期,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体现在哪些方面?( )
①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②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③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④  协助创办新式学堂
【判断题】 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在中国东北的领土上进行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加速中国文明进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并有领土要求。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