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82年1月,( )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叶剑英
习仲勋
邓小平
胡耀邦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82年1月, ( )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①  叶剑英
②  习仲勋
③  邓小平
④  胡耀邦
【单选题】 2、1982年1月,( )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①  叶剑英
②  习仲勋
③  邓小平
④  胡耀邦
【判断题】 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
①  1979年
②  1982年
③  1983年
④  1984年
【判断题】 1955年,周恩来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
①  中共十二大
②  中共十三大
③  中共十四大
④  中共十五大
【单选题】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的命题。
①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④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判断题】 “两个飞跃”理论是邓小平在1992年提出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
①  社会主义道路
②  人民民主专政
③  共产党的领导
④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随机题目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认为,经济基础决定法律形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产业扶贫中,应尽量用大量资金直接扶持企业而非农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被归为“一二三四”,具体是指:一个信仰、三句话、四有、四个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担当作为的现实内涵包括( )。
①  A.甘于担责
②  B.勇于担错
③  C.勤于担忧
④  D.善于担难
【多选题】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为什么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①  A.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
②  B.因为全面才有效能
③  C.因为两者联系而辩证
④  D.因为两者是改革加创新
【多选题】 担当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可以涵盖为( )。
①  A.一种责任
②  B.一种能力
③  C.一种工作作风
④  D.一种思想境界
【多选题】 减少审批事项的目的是( )。
①  A.减少政府管制
②  B.提高准入门槛
③  C.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④  D.给社会松绑
【多选题】 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实行“大部制”的好处包括( )。
①  A.对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倒逼机制
②  B.降低行政成本
③  C.提高行政成本
④  D.提高效率
【多选题】 危机沟通的战略原则是( )。
①  A.诚实建立信任
②  B.尊重公众感受
③  C.不要过度反应
④  D.大胆承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