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采用H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为 3根直径18mm,截面尺寸bxh=200mmx500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该梁承受最大弯矩设计值M=100 kN*m 。试复核梁是否安全。
安全
不安全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采用H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为 3 18,截面尺寸,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该梁承受最大弯矩设计值 =100 。试复核梁是否安全。
①  安全
②  不安全
【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采用H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为 3 18,截面尺寸,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该梁承受最大弯矩设计值 =100 。试复核梁是否安全。
①  安全?
②  不安全
【单选题】 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 b×h= 250×500mm ,采用 C30砼, HRB335 级纵向受力钢筋,承受弯距设计值 M=200kN. m 的作用,已在受拉区配置有 4 根直径 22mm 的钢筋(As=1520mm2 ) ,试验算截面安全与否。
①  安全
②  不安全
【单选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某钢筋混凝土梁长为12000mm。设计保护层厚为25mm,钢筋为A10@300,则该梁所配钢筋数量应为(? )
①  40根
②  41根
③  42根
④  300根
【单选题】 某矩形截面梁,在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确定的情况下,梁的极限弯矩受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其中( )。
①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效果明显
②  提高钢筋的强度等级效果明显
③  两者一样
④  无法判断
【单选题】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用须注意与钢筋强度的匹配,当采用HRB335、HRB400钢筋时,为了保证必要的粘结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当采用新HRB400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一类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梁的保护层厚度最小取( )。
①  15mm
②  20mm
③  25mm
④  30mm
【单选题】 梁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
①  纵向受力钢筋的形心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②  箍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③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④  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单选题】 梁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
①  纵向受力钢筋的形心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②  箍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③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④  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若 ,则说明
①  受压钢筋配置过多
②  受压钢筋配置过少
③  梁发生破坏时受压钢筋早已屈服
④  截面尺寸过大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_____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①  A.“金砖机制”
②  B.自贸区
③  C.“一带一路”
④  D.区域合作
【单选题】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①  A.完善产权制度 要素市场化配置
②  B.要素市场化配置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③  C.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④  D.完善产权制度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单选题】 ______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①  A.改革
②  B.创新
③  C.开放
④  D.科技
【判断题】 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属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愿望。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通常的外向型战略就是鼓励科技增长,把科技当作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后被称为“八六三”计划。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