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两点间的( )。
斜线距离
水平距离
折线距离
坐标差值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两点间的( )。
①  斜线距离
②  水平距离
③  折线距离
④  坐标差值
【单选题】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①  斜线距离
②  水平距离
③  折线距离
④  曲线距离
【单选题】 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 )。
①  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
②  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③  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④  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单选题】 量得两点间的倾斜距离为S,倾斜角为α,则两点间水平距离为
①  S·sinα
②  S·cosα
③  S·tanα
④  S·cotα
【判断题】 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高差是地面两点沿( )到大地水准面距离之差值。
①  切线方向
②  铅垂方向
③  法线方向
④  地心方向
【单选题】 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 -3m,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30 m,则A、B两点间的坡度为( )。
①  1%
②  10%
③  -1%
④  -10%
【单选题】 通过拉钢尺来测量两点的水平距离,则钢尺的不水平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
①  偶然误差
②  系统误差
③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④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单选题】 在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36mm,则这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是( )m。
①  18000m
②  180m
③  18m
④  1800m
【单选题】 已知M、N两点间的高差为4m,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为800 m,则M、N两点间的坡度为( )。
①  5‰
②  5%
③  50‰
④  50%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使社会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体现了
①  经济效益原则
②  公平原则
③  稳定原则
④  公开原则
【单选题】 我国实行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时间为
①  1993年
②  1994年
③  1995年
④  1996年
【单选题】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财政资金怎样的转移
①  无偿的、单方面
②  无偿的、双方面
③  有偿的、单方面
④  有偿的、双方面
【单选题】 财政支出的原则不包括
①  经济效益原则
②  公平原则
③  差异原则
④  稳定原则
【单选题】 行政决策的基础是
①  行政信息
②  咨询系统
③  执行系统
④  监督系统
【单选题】 行政决策通常是
①  最满意决策
②  满意决策
③  最佳决策
④  适当决策
【判断题】 公债收入不仅具有无偿性,而且具有自愿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相比于经验决策,科学决策不带有任何经验成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从支出类型来看,行政管理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