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5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5个单位,则消费者需要用6元来买这支钢笔。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 )来买这支钢笔。
①  12元;
②  36元;
③  3元;
④  108元。
【单选题】 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9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 )来购买这支钢笔。
①  12元
②  4元
③  36元
④  3元
【单选题】 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9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 )来购买这支钢笔。
①  12元
②  4元
③  36元
④  3元
【单选题】 若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
①  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②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③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④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单选题】 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①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②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③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④  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单选题】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效用单位。
①  108个
②  100个
③  106个
④  6个
【单选题】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效用单位。
①  108个
②  100个
③  106个
④  6个
【单选题】 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3元,商品Y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①  75
②  55
③  60
④  45
【判断题】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消费者花在每一元钱上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效用单位。
①  108个
②  106个
③  100个
④  6个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与司法等比较,执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
①  内容广泛
②  单方面性
③  主动性
④  效率性
【单选题】 按照法律关系的产生是否使用法律制裁之不同,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 )。
①  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②  隶属的法律关系和平权的法律关系
③  单项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平权法律关系
④  抽象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单选题】 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是( )。
①  财产权
②  人身权
③  权利能力
④  行为能力
【单选题】 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为( )。
①  法律事实
②  法律体系
③  法的要素
④  法律关系
【单选题】 凡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都称为( )。
①  法律关系主体
②  法律事实
③  法律关系客体
④  法律关系内容
【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法律关系是产生法律规范的前提
②  法律关系是一切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③  法律关系只能是人与人之间合法的社会关系
④  法律关系就是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多选题】 世界各国一般把本国公民的行为能力划分为( )人 。
①  完全行为能力
②  不完全行为能力
③  无行为能力
④  限制行为能力
【多选题】 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的标准是( )。
①  公民神志是否正常
②  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③  公民是否达到一定年龄
④  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
【多选题】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 )。
①  法律规范作为依据
②  法人的存在
③  法律事实的出现
④  合法行为的存在
【多选题】 下列属于绝对法律关系的有( )。
①  所有权
②  债权
③  物权
④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