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
①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②  半封建社会时期
③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④  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①  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②  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③  共产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④  民主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①  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②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③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单选题】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①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③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③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 , 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
①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②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
③  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④  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
【单选题】 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
①  责任成本
②  产品成本
③  直接成本
④  目标成本
【单选题】 已知某投资项目的某年营业收入为 140 万元 , 该年经营成本 为 70 万元 , 折旧为 30 万元 , 所得税率为 40%o 据此计算的该年经营净现金流量为?
①  100万元
②  70万元
③  54万元
④  24万元
【单选题】 某投资项目在建设期内投入全部原始投资 , 该项目的净现值率为 25%, 则该项目的获利指数为?
①  0.75
②  1.25
③  4.O
④  25
【单选题】 甲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初付款100元 , 乙方案在三年中每年 年末付款100元 ,若利率为10%, 则二者在第三年年末时的终值相差?元
①  33.1
②  31.3
③  133.1
④  13.31
【判断题】 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构成了整个财务预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定额法是一种单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固定预算方法和弹性预算方法两大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编制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与资本支出预算的期间,通常以1年为期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