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通过幼儿园与社区的双向互动,可以促进社区内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不包括( )。
①  幼儿园也要尽力为社区提供服务
②  社区能指引幼儿园发展
③  积极引导孩子参与社区服务,培养其公民意识
④  对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
【判断题】 幼儿园、社区只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幼儿园与社区进行合作主要表现在()。
①  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相结合
②  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向社区开放
③  社区各方面力量介入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工作
④  幼儿园与社区融为一体
【单选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体育目标有促进幼儿身心正常、协调的发展,增强学前儿童( )。
①  身体素质
②  体能
③  体质
④  运动技能
【单选题】 我国的幼儿园园所与所在社区之间的关系是( )
①  园所为社区服务
②  社区为园所服务
③  园所与社区双向服务
④  园所独立于社区
【多选题】 智慧社区实现对( )、家居生活等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①  社区管理
②  商业服务
③  城市社区党建
④  公共服务
【判断题】 专门的社区学前教育基地是沟通幼儿园等正式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居民联系的重要纽带。
①  正确
②  错误
【简答题】 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单选题】 ()是沟通幼儿园等正式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居民联系的重要纽带。
①  图书馆
②  博物馆
③  少年宫
④  社区学前教育基地
【多选题】 幼儿园服务社区的手段有()
①  适时开放幼儿园场地
②  组织和参与社区活动
③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④  利用公共传媒手段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有( )。
①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②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③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④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单选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劳动者不需要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
①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
②  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③  用人单位末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④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单选题】 下列关于纳税申报方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  邮寄申报以税务机关收到的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②  数据电文申报方式的申报日期以税务机关计算机网络系统收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准
③  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方式申报纳税
④  自行申报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的期限自行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手续
【多选题】 下列属于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①  税务机关
②  海关
③  纳税人
④  扣缴义务人
【单选题】 纳税人因偷税涉嫌犯罪,有权利判决其承担刑事责任的机关是( )。
①  人民政府
②  人民法院
③  国家税务局
④  地方税务局
【单选题】 某纳税人应在3月15日前缴纳税款30万元,逾期未缴纳,税务机关责令其在3月31日前缴纳,但直到4月24日才缴纳。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应加收滞纳金( )万元。
①  30×0.5‰×15
②    30×0.5‰×16
③    30×0.5‰×24
④    30×0.5‰×40
【单选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 )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①  15日
②  20日
③  30日
④  40日
【单选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对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  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从其存款汇总扣缴税款
②  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③  核定、调整应纳税额
④  依法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
【单选题】 下列关于账簿和凭证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营业执照签发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规定设置账簿
②  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法定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③  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纳税人建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不需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④  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涉税资料应当保存5年
【多选题】 申请人对下列( )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①  确认征税对象
②  加收滞纳金行为
③  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为
④  不依法确认纳税担保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