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在一棵二叉树中,若编号为i的结点是其双亲结点的右孩子,则双亲结点的顺序编号为( )。
A.i/2.0
B.i/2+1
C.2i+1
D.i/2向下取整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在一棵二叉树中,若编号为i的结点存在双亲结点,则双亲结点的顺序编号为( )。
①  A.i/2.0
②  B.i/2向下取整
③  C.2i+1
④  D.i+2
【单选题】 在一棵二叉树中,编号为17的结点的双亲结点的的顺序编号为( )。
①  A.34
②  B.7
③  C.9
④  D.8
【单选题】 在一棵二叉树中,若编号为5的结点存在左孩子,则左孩子的顺序编号为( )。
①  A.9
②  B.10
③  C.11
④  D.12
【单选题】 用顺序存储的方法将完全二叉树中所有结点逐层存放在数组a[1]~a[n]中,结点a[i]若有左孩子,其左孩子的编号为结点( )。
①  a[2i+1]
②  a[2i-1]
③  a[i/2]
④  a[2i]
【单选题】 一棵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按层次从上到下,同一层从左到右顺序存储在一维数组A[1..n]中,则二叉树中第i个结点(i从1开始用上述方法编号)的右孩子在数组A中的位置是()。
①  A[2i](2i=n)
②  A[2i+1](2i+1=n)
③  A[i-2]
④  条件不充分,无法确定
【单选题】 用顺序存储的方法将完全二叉树中的所有结点逐层存放在数组中R[1..n],结点R[i]若有左孩子,其左孩子的编号为结点( )。
①  R[2i+1]
②  R[2i]
③  R[i/2]
④  R[2i-1]
【单选题】 一棵二叉树高度为h,所有结点的度或为0,或为2,则这棵二叉树最少有( )结点。
①  2h
②  2h-1
③  2h+1
④  h+1
【判断题】 一棵有18个结点的二叉树,其2度结点数的个数为8,则该树共有1个1度结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终端结点的个数等于度为2的结点个数加1。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若一棵二叉树具有10个度为2的结点,5个度为1的结点,则度为0的结点个数是()。
①  9
②  11
③  15
④  不确定
随机题目
【判断题】 人的知识来自于理性自身固有的天赋观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先进行逻辑分析,指出A物比B物重,A物应当先落地,如果把两物捆在一起,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会自相矛盾。进而,伽利略采用了一个很光滑的斜面,让两个不同重量的金属球滚落,结果还同时落地,这才彻底推翻了流传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伽利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自由落体定律。这一故事表明( )。
①  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
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  逻辑证明是对实践检验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④  实践检验真理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单选题】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①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②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③  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④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单选题】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①  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②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  达到理性认识
【判断题】 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 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
①  真理是因人而异的
②  真理是有相对性的
③  真理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④  真理是客观的
【多选题】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在(     )。
①  帮助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
②  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
③  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  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单选题】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
①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②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③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