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假如总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元上升到2020元,那么边际成本等于
20元
10元
2020元
2000元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等于
①  10元
②  15元
③  5元
④  20元
【单选题】 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①  10元;
②  5元;
③  15元;
④  7.5元。
【单选题】 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
①  1元;
②  19元;
③  88元;
④  20元。
【判断题】 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此时边际成本为1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假如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将从10单位增加到11单位,卖者的总收益
①  保持不变
②  增加
③  减少
④  难以确定
【单选题】 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成本等于2.5元。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
①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小于平均成本
②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大于平均成本
③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小于平均成本
④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
【单选题】 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成本等于2.5元。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
①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小于平均成本
②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大于平均成本
③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小于平均成本
④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
【单选题】 某公司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当该企业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 )万元。
①  110.0
②  1010.0
③  1100.0
④  11000.0
【单选题】 某公司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当该企业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 )万元。
①  110
②  1010
③  1100
④  11000
【判断题】 已知产量是10单位时的平均成本是50元,当产量是11单位时的平均成本是51元,那么生产11单位产品时的边际成本是61元。( )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生物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是食物链的重要特征之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目前,臭氧是大气中浓度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为中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环境一般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物生存周围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是指人物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条件。这两个环境是描绘人物活动的空间,是情节、细节展开的依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所体现的生态规律是( )
①  A.“物物相关”律
②  B.“时空有宜”律
③  C.“协调稳定”律
④  D.“负载定额”律
【单选题】 在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不包括( )
①  A.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②  B.自然资源集体所有权
③  C.自然资源个人所有权
④  D.自然资源社会所有权
【单选题】 我国现行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部法律( )
①  A.湿地法
②  B.森林法
③  C.防沙治沙法
④  D.水土保持法
【单选题】 “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指的什么系统( )
①  A简单系统
②  B复杂系统
③  C机械系统
【单选题】 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问题。
①  A以上都对
②  B发展方式
③  C经济结构
④  D消费模式
【单选题】 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
①  A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
②  B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③  C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
④  D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单选题】 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
①  A.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
②  B.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压力
③  C.治理严重的水污染,从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④  D.发展乡镇企业,增加收入,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