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甲、乙双方约定,由丙每月代乙向甲偿还债务500元,期限2年。丙履行5个月后,以自己并不对甲负有债务为由拒绝继续履行。甲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丙承担违约责任。法院应如何处理?( )
A.判决乙承担违约责任
B.判决丙承担违约责任
C.判决乙、丙连带承担违约责任
D.判决乙、丙分担违约责任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甲、乙双方约定,由丙每月代乙向甲偿还债务500元,期限2年。丙履行5个月后,以自己并不对甲负有债务为由拒绝继续履行。甲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丙承担违约责任。法院应如何处理?
①  判决乙承担违约责任
②  判决丙承担违约责任
③  判决乙、丙连带承担违约责任
④  判决乙、丙分担违约责任
【单选题】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现丙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约定,甲有权请求谁承担违约责任?( )
①  请求丙承担责任。
②  请求乙承担责任。
③  请求乙和丙共同承担责任。
④  请求乙或者丙承担违约责任。
【单选题】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现丙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应向甲承担违约责任的是
① 
②  乙
③  乙和丙
④  乙或丙
【单选题】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现丙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应向甲承担违约责任的是
① 
② 
③  乙和丙
④  乙或丙
【多选题】 甲向乙借款20万元。丙、丁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借款期满后,甲无力还款,乙请求丙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丙代甲偿还了该20万元,这时丙可以( )。
①  请求甲偿还该20万元债务
②  先请求甲偿还,不足部分再向丁请求偿还
③  请求丁偿还其应承担的10万元债务
④  可以请求丁偿还其应承担的10万元,并可同时请求甲偿还10万元债务
【单选题】 甲与乙订立了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现丙履行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甲有权请求?
①  丙承担违约责任
②  乙承担违约责任
③  乙和丙承担违约责任
④  乙 或者丙承担违约责任
【单选题】 丙分别交付水泥,但是,建材供应商却只向承包商乙履行,而没有向承包商丙履行,致使承包商丙**为短缺水泥而影响施工造成经济损失。请问,建材供应商应当向()承担违约责任。
①  承包商乙、丙
②  承包商乙
③  承包商甲
④  承包商丙
【多选题】 甲见乙追打丙上前制止,乙将甲打伤,对于甲受到的伤害,应由谁承担责任?
①  由丙承担民事责任
②  由乙承担民事责任
③  若乙无力承担,由甲自行承担
④  若乙无力承担,由丙给予适当的补偿
【多选题】 甲见乙要挥锹打丙,上前制止。乙挥锹打伤 甲。对于甲所受的损害应由谁承担责任
①  由乙承担民事责任
②  由丙承担民事责任
③  如果乙无力承担,由甲自己承担
④  如果乙无力承担,由丙给予适应的补偿
⑤  由乙丙承担连带责任
【单选题】 甲公司分立为乙丙两公司,约定由乙公司承担甲公司全部债务的清偿责任,丙公司继受甲公司全部债权。关于该协议的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①  该协议仅对乙丙两公司具有约束力,对甲公司的债权人并非当然有效
②  该协议无效,应当由乙丙两公司对甲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③  该协议有效,甲公司的债权人只能请求乙公司对甲公司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④  该协议效力待定,应当由甲公司的债权人选择分立后的公司清偿债务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天然气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多井集气工艺流程实现了减少人员管理、方便自动控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发泡剂注入井底后是靠井底气体扰动实现起泡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使用安全信息不能代替设置安全保护装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是危害因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CO2无毒,所以不会造成污染
②  CO2浓度过高时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污染
③  工业废气之一SO 2可用NaOH溶液或氨水吸收
④  含汞、镉、铅、铬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
【单选题】 人触电后不需要别人帮助,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是( )。
①  交流10毫安、直流20毫安
②  交流10毫安、直流40毫安
③  交流10毫安、直流30毫安
④  交流10毫安、直流50毫安
【单选题】 在表示萃取平衡组成的三角形相图上,顶点处表示( )。
①  纯组分
②  一元混合物
③  二元混合物
④  无法判断
【单选题】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根据物质的理化性状和储存量的大小分为整装储存和( )两类。
①  散装储存
②  分开储存
③  分离储存
④  隔开储存
【单选题】 下列哪条不属于化工“安全教育”制度的内容( )。
①  入厂教育
②  日常教育
③  特殊教育
④  开车的安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