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包括
①  是认识的来源
②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  是认识的先导
④  是认识的目的
【多选题】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①  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②  人们的认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③  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④  人们的认识受到实践经验、知识结构和水平的限制
【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承认
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  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④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判断题】 听课评课是一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①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②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③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④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①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②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③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④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⑤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单选题】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①  纯粹的理性活动
②  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③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  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①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②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③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④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认识的本质是( )。
①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②  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④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与重组
【简答题】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米炒斑蝥降低毒性,是利用了斑蝥素的
①  升华性
②  脂溶性
③  水溶性
④  遇热分解
⑤  蛋白凝固
【单选题】 珍珠用豆腐同煮的目的是
①  增强疗效
②  改变药性
③  洁净药物
④  降低毒性
【单选题】 苦杏仁的炮制方法是
①  炒法
②  蒸法
③  煮法
④  燀法
⑤  制霜法
【单选题】 发芽法的温度一般保持在
①  10℃—15℃
②  12℃—18℃
③  18℃—25℃
④  20℃—25℃
⑤  28℃—35℃
【单选题】 药物蒸后性味改变,产生新的功能的是
①  桑螵蛸
②  何首乌
③  木瓜
④  天麻
⑤  玄参
【单选题】 滑石粉炒适用于
①  种子类药物
②  腥味大的动物类药物
③  质地坚硬的根类药物
④  韧性较大的动物类药物
⑤  骨骼类药物
【单选题】 蛤粉炒时,每100公斤药物用蛤粉
①  50公斤
②  30~50公斤
③  20~25公斤
④  10~20公斤
⑤  以能掩盖药物为度
【单选题】 砂炒时,辅料砂主要是起
①  协同作用
②  中和作用
③  中间传热体作用
④  吸附油性作用
⑤  吸附毒性作用
【单选题】 苍术麸炒的操作方法不包括哪一项
①  热锅
②  中火
③  麦麸炒至灵活状态投药
④  麦麸冒烟时投药
⑤  炒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
【单选题】 何首乌蒸制的目的是
①  减少副作用
②  保存药效
③  便于软化
④  改变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