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有其历史局限性
人类最美好的分配原则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
①  按需分配
②  按劳分配
③  按贫富分配
【简答题】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填空]。
【多选题】 要素费用的分配原则是()。
①  所有的费用均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种产品当中进行分配
②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③  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④  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在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社会先进分子进一步倡导的是()。
①  抱团取暖
②  各取所需
③  自主自强
④  无私奉献
【单选题】 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
①  反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
②  平均分配
③  随意分配
④  同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
【单选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实现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①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  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③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④  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判断题】 设备分配原则无需考虑设备的固有特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 )。
①  依法分配原则
②  妥善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原则
③  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
④  无利不分原则
⑤  有利必分原则
【多选题】 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 )。
①  依法分配原则
②  妥善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原则
③  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
④  无利不分原则
⑤  有利必分原则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①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  社会主义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  存在旧的社会分工
④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我国进行第二次机构改革的时间是()。
①  A.1951年
②  B.1953年
③  C.1956年
④  D.1958年
【单选题】 1993年第七次机构改革的标志是()。
①  A.提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党政分开
②  B.第一次提到并确定了“三定方案”
③  C.公务员从5万人精简到4万人
④  D.强调市场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 政府职能主要解决的关系不包括()。
①  A.政府和市场
②  B.政府和社会
③  C.政府和国家
④  D.政府和个人
【单选题】 建国以后,我国共进行了()次机构改革。
①  A.10
②  B.11
③  C.12
④  D.13
【单选题】 瑞士的组织法模式是()。
①  A.组织法和行为法、责任法合一
②  B.中央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共同组成
③  C.将组织法上升到宪法的高度
④  D.组织法和行为法分离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2008年第十次机构改革的内容的是()。
①  A.成立国资委,强调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而不是直接来发号施令
②  B.强调大部制
③  C.强调政资分离,即管理和出资要分离
④  D.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府组织法的功能的是()。
①  A.系统建构功能
②  B.架构平衡功能
③  C.规范控制功能
④  D.资源配置功能
【单选题】 在第四次机构改革中,中央解散了四十多个部门,只剩下()个部门。
①  A.30
②  B.35
③  C.40
④  D.45
【单选题】 1998年第八次机构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①  A.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权
②  B.加强宏观调控,成立经贸委作为经济的宏观调控部门
③  C.把11个管工业的部门都变成了经贸下设的司局,随后又逐渐变成相关的行业协会
④  D.裁掉47.5%的公务人员,只剩下16700人的公务员编制
【单选题】 我国在2018年进行第十二次机构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①  A.强调管理自身的规律
②  B.新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等部门,以应对社会较突出的问题
③  C.有些部门改了名称,实际上是职能进行了调整
④  D.改革朝着综合管理的角度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