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有以下特点( )。
从“他律”到“自律”
从效果到动机
从别人到自己
从片面到全面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致是从自我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
①  自我调控
②  自我监督
③  自律
④  自我疏导
【判断题】 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国产到进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从1949年到1977年,我国道德建设的特点包括()。
①  A.并未系统提出道德建设
②  B.系统提出道德建设
③  C.仅存的道德建设是个别现象
④  D.全民都进行道德建设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①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③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④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判断题】 辅食的添加应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①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②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③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④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①  10
②  9
③  12
④  18
【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①  10
②  9
③  12
④  18
【多选题】 禾本科牧草从出苗到____之间和豆科牧草从出苗到长出____的时期成为苗期。
①  A分蘼
②  B分芽
③  C分苗
④  D分枝
【单选题】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①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②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③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④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①  手眼协调动作
②  独立性的出现 
③  坚持性的出现
④  分离焦虑的出现
【单选题】 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①  问卷法
②  谈话法
③  观察法
④  实验法
【单选题】 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的儿童。
①  100
②  110
③  120
④  130
【单选题】 ()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①  游戏
②  学习
③  劳动
④  交往
【单选题】 ()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
①  权威阶段
②  可逆性阶段
③  公正阶段
④  他律道德阶段
【判断题】 作为一部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小说,《飘》以伤感的情调、怀旧的情结、忠于历史的眼光,呈现了一幅19世纪中叶南方社会的写真图。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是哥伦比亚当代著名作家,极负盛名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①  约瑟夫.海勒
②  鲁尔福
③  马尔克斯
【单选题】 <《飘》中的( )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①  白瑞德
②  卫希礼
③  媚兰
【判断题】 后现代主义作家在戏剧领域,以“反戏剧”来反对传统的戏剧,主张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人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