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有以下特点( )。
从“他律”到“自律”
从效果到动机
从别人到自己
从片面到全面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致是从自我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
①  自我调控
②  自我监督
③  自律
④  自我疏导
【判断题】 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国产到进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从1949年到1977年,我国道德建设的特点包括()。
①  A.并未系统提出道德建设
②  B.系统提出道德建设
③  C.仅存的道德建设是个别现象
④  D.全民都进行道德建设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①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③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④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判断题】 辅食的添加应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①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②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③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④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①  10
②  9
③  12
④  18
【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①  10
②  9
③  12
④  18
【多选题】 禾本科牧草从出苗到____之间和豆科牧草从出苗到长出____的时期成为苗期。
①  A分蘼
②  B分芽
③  C分苗
④  D分枝
【单选题】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①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②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③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④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型社会是跟农业社会并行的。
① 
② 
【多选题】 在()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
①  学前教育
②  护理
③  养老
④  健康服务
⑤  现代服务
【多选题】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办学标准为:()。
①  学校设置
②  师资队伍
③  教学教材
④  信息化建设
⑤  安全设施
【多选题】 我国从汉代开始的四库分类是指()。
① 
② 
③ 
④ 
⑤ 
【多选题】 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科研素质()。
①  科研思想观念的解放
②  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
③  教育问题意识的培育
④  教师内部需求的激发
⑤  科研知识能力的构建
【多选题】 本课程提到,国学自古至今的解释主要有()。
①  中庸
②  官学
③  中国学
④  中国传统文化
⑤  儒家思想
【多选题】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之源,这是民族()的基础。
①  自信
②  自觉
③  自立
④  自强
⑤  自足
【多选题】 教育科研的特性包括()。
①  有计划的、有目的的科研活动
②  创新的活动
③  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方法
④  探索规律的活动
⑤  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和反思性
【单选题】 根据2016年CNNIC《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列全球第()名。
①  10
②  15
③  20
④  25
【单选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学习者用户每周开展互联网学习的频次最多集中于()。
①  1-10次
②  11-30次
③  31-100次
④  10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