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下关于这句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生产资料公有的情况
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儿童公养公教的情况
反映的是原始社会的状况
反映的是奴隶社会的状况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的获取极其重要,因此()是原始社会最重要、最普遍的活动。
①  生产劳动
②  原始宗教
③  原始艺术
④  军事训练
【多选题】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
①  学校教育
②  公有
③  公养
④  公育
【多选题】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庠”是()。
①  储存粮食的地方
②  敬老养老的地方
③  儿童公育的场所
④  氏族祭祀的场所
【单选题】 原始社会的保障形式是
①  氏族保障
②  主从保障
③  家庭保障
④  社会保障
【单选题】 关于原始社会习惯与法的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  前者是自觉形成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②  前者代表社会全体成员利益,后者代表掌权阶级利益
③  前者的内容比后者狭窄
④  前者没有强制力,后者有强制力
【判断题】 原始艺术的出现反映了原始社会的人们已经开始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没有专门的专职人员,但有专门的场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哪里?
①  《礼记》
②  《论语》
③  《孟子》
④  《春秋》
【多选题】 以下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点的是
①  阶级性与等级性
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③  平等性
④  教育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
【判断题】 在中国原始社会已经有了原始的社会广告()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十四五”规划《建议》总论部分主要阐述()。
①  A.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
②  B.我国发展的环境
③  C.2035年远景目标
④  D.“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
【多选题】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地球的()产生了广泛影响。
①  A.水资源
②  B.生态系统
③  C.粮食生产
④  D.人类健康
【单选题】 经周恩来安排,中国参加了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环境大会,会议提出了()的口号。
①  A.保护环境
②  B.节约能源
③  C.兴建水利
④  D.只有一个地球
【单选题】 面对疫情,目前科学的防疫和战疫措施不包括()。
①  A.特效药
②  B.疫苗
③  C.物理阻断、人际隔离
④  D.大范围聚集,实现群体免疫
【单选题】 2020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①  A.10月24日
②  B.10月25日
③  C.10月26日
④  D.10月27日
【单选题】 ()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有浑浊现象。
①  A.雾
②  B.霾
③  C.霜
④  D.雪
【单选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出台的时间是()。
①  A.2016年12月
②  B.2017年12月
③  C.2018年12月
④  D.2019年12月
【判断题】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高空臭氧层中的臭氧是“地球卫士”,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人类要减少消耗臭氧的氯氟烃排放,保护平流层臭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随着世界格局的改变,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在未来将关闭开放的大门。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