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人员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肢残人
失语人
失聪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 )。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  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判断题】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满( )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10周岁
②  8周岁
③  9周岁
④  12周岁
【单选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满( )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10周岁
②  8周岁
③  9周岁
④  12周岁
【单选题】 下列哪些人员不能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
①  成年子女
②  未成年子女
③  配偶
④  父母
【判断题】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中的成年人是().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多选题】 下列那些自然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  45周岁的刘某
②  17周岁的张某,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③  12周岁的葛某
④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王某
⑤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魏某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
①  吴某,34岁,患精神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
②  丁某,9岁,因学习成绩优异已经跳级至小学六年级
③  张某,15岁,现已辍学在家
④  李某,10岁,上小学4年级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在文字没有发明之前,人们一般只能用嘴巴来进行交流,这种直接用嘴巴说出来的话语就叫做?
①  口头语言
②  书面语言
③  体态语言
④  心理语言
【判断题】 在形体语言中,微笑最能倾述感情、沟通心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人际传播中有个“7-38-55规则”,它最初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艾伯特.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于1971年提出。其具体含义是: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一个人想传达的信息,55%出自他的体态语言,38%出自他的语调语气,只有7%是出自他所选用的词汇或语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礼”指礼貌、礼节;“仪”指仪表、仪态、仪容。今天,“礼仪”的含义是指在社交活动中,人们为了表示尊敬、友好等感情,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见面语要求看对象、看时间、看情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商务活动中,要让自己的兴趣成为谈话的切入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按照载体划分,语言的表现形式一般可以分为?
①  口头语言
②  书面语言
③  体态语言
④  心理语言
【多选题】 口语表达的一般技巧主要是?
①  语音
②  咬字
③  重音
④  语气
【多选题】 表达方式的选择和运用要?
①  因人
②  因事
③  因时
④  因地
【单选题】 鼓动性、逻辑性、适应性这种特点体现的语体形式是?
①  科技语体
②  政论语体
③  课堂语体
④  执法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