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教育或教学所培养的理性观,应该是“批判性的理性观”、“文化的理性观”和“历史的理性观”。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理性意识的人,理性意识的唤醒,也应该是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价值观上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评价是
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取向评价
②  课程与教学的过程取向评价
③  课程与教学的主体取向评价
④  课程与教学的建构取向评价
【判断题】 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播之中体现的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
① 
② 
【单选题】 有限理性假设认为:人的理性是在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一种(),这是由于人的知识、时间和精力有限而造成。
①  A.有限理性
②  B.理性
③  C.完全理性
④  D.无限理性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 )、文化观。
①  发展观
②  国家观
③  人民观
④  现代观
【多选题】 科学学前儿童观的核心思想应该是()。
①  尊重儿童
②  支持儿童
③  相信儿童
④  理解儿童
【判断题】 从一定意义上说,促进师生的“批判性思考”,既是教学理性化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教学理性化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结果。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造成教育目的或教学目标中理性缺失的教育内部原因包括
①  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
②  升学第一的教育和教学理念
③  标准化的教学评价制度
④  重情轻理的传统文化
【简答题】 论述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多选题】 所谓理性的教学是与“非理性的教学”相对应而言的,指教学的( )( ) ( )及( )等各个环节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都是经过理性的思考和理解的,具有充分的合理性辩护。
①  目的
②  内容
③  评价
④  过程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表述体现了其关于人与()关系的思想。
①  A.人
②  B.社会
③  C.自然
④  D.自我
【单选题】 ()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
①  A.十五大
②  B.十六大
③  C.十七大
④  D.十八大
【单选题】 ()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①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②  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③  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④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单选题】 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①  A.英国
②  B.美国
③  C.德国
④  D.日本
【单选题】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
①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3次会议
②  B.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③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
④  D.《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
【单选题】 2012年,中国北极科考船()穿越了5个北冰洋边缘海,成功首航东北航道。
①  A.“雪龙”号
②  B.“永盛”轮
③  C.“天恩”号
④  D.“白濑”号
【单选题】 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
①  A.13℃
②  B.15℃
③  C.17℃
④  D.21℃
【单选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包括()。
①  A.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
②  B.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③  C.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  D.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单选题】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
①  A.亚洲
②  B.欧洲
③  C.非洲
④  D.大洋洲
【单选题】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绿色产业划分为()大类别。
①  A.5
②  B.6
③  C.7
④  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