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内血压。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中心静脉压是指:( )
①  心房和静脉内压
②  心房内压
③  左心房和静脉内压
④  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内血压
【单选题】 中心静脉压是指( )
①  心房和静脉内压
②  心房内压
③  左心房和静脉内压
④  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内血压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  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②  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
③  静脉回流速度加快,中心静脉压升高
④  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一个指标
⑤  外周静脉广泛收缩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单选题】 关于下列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  指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
②  可反映心脏的射血功能和回心血量的关系
③  可作为临床输液数量和速度的参考指标
④  中心静脉压比外周静脉压稍高
⑤  心脏射血功能下降或输液过多可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  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②  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
③  正常值约为4~12cmH2O(1mmH2O=9.80665Pa)
④  是反映心脏功能的一项指标
⑤  静脉输液大且过快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  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②  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
③  正常值约为4~12cmH2O(1mmH2O=9.80665Pa)
④  是反映心脏功能的一项指标
⑤  静脉输液大且过快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单选题】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为( )
①  5~20cmH<sub>2</sub> O;
②  10~20cmH<sub>2</sub> O;
③  5~10cmH<sub>2</sub> O;
④  15~20cmH<sub>2</sub> O;
⑤  5~15cmH<sub>2</sub> O
【单选题】 以下关于中心静脉营养,叙述错误的是
①  适用于预计肠外营养治疗需两周以上的患者
②  不受输入液体浓度和速度的限制
③  可在24h内持续不断地输注液体
④  穿刺可在普通的病房进行
【单选题】 失血性休克病人,在补液过程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有下降趋势,提示( )
①  血容量正常
②  回心血量过多
③  输液量充足
④  输液量不足
【单选题】 失血性休克病人,在补液过程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有下降趋势,提示( )
①  血容量正常
②  回心血量过多
③  输液量充足
④  输液量不足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①  A.改革开放道路
②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道路
④  D.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单选题】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仅有中国资金、中国()、中国市场,还有中国对策、中国()、中国经验,更有中国思想、中国()、中国愿景。
①  A.技术 方案 智慧
②  B.技术 智慧 方案
③  C.智慧 技术 方案
④  D.智慧 方案 技术
【单选题】 下列燃料中,不属于生物质能的是()。
①  A.沼气
②  B.酒精
③  C.甘蔗渣
④  D.汽油
【单选题】 生物质能()技术是目前生物质能应用方式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①  A.发热
②  B.发电
③  C.供热
④  D.天然气
【单选题】 下列哪项属于生物质能的物化转换技术()。
①  A.垃圾焚烧技术
②  B.填埋制气与堆肥
③  C.热解制油技术
④  D.制取乙醇技术
【单选题】 在制氢方面,根据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氢可以分为灰氢、蓝氢、绿氢,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被称作()。
①  A.氢气
②  B.绿氢
③  C.回氢
④  D.蓝氢
【单选题】 ()污染处理历来被认为是铬化工行业最头痛的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但目前没有真正能市场化实施的污染处理技术。
①  A. 铬
②  B.二氧化碳
③  C.一氧化碳
④  D.垃圾
【单选题】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遥想改革开放之初,农民进城还要自带粮票,如今人们一部手机就能走遍天下;曾经全球只有日本的两条高速铁路,如今中国高铁贯穿全国各大城市。40多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够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①  A.充分发挥其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②  B.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③  C.坚持为自身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  D.能够凝聚民心、汇聚民力、服务民生
【判断题】 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生产趋势,是全球范围开发清洁能源、推动清洁代替的理论基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全球能源观战略重点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