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张某窃得同事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 向丈夫何某谎称路上所拾。张某与何某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借记卡密码,持卡消费50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张某与何某均构成盗窃罪
张某与何某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张某构成盗窃罪,何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张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何某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信用卡诈骗罪的表现形式有?
①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②  冒用他人信用卡
③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④  恶意透支
【判断题】 根据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盗窃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15年5月10日,张某在甲商业银行申办了一张在银行核定的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当月,张某在乙商场使用该信用卡刷卡消费了1万元。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关于信用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甲商业银行应按规定向张某收取结算手续费
②  甲商业银行应按规定向乙商场收取结算手续费
③  甲商业银行应按规定向张某和乙商场收取结算手续费
④  甲商业银行只有在张某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时才向乙商场收取结算手续费
【单选题】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①  盗窃罪
②  抢劫罪
③  绑架罪
④  抢劫罪、绑架罪
【单选题】 某公安机关负责人张某,因为邻里矛盾与某工矿企业厂长王某有私仇。为了报复王某,张某以环境污染为由对王某负责的工矿企业处以罚款等行政处分,给该工矿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间接损失3万元。请问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①  报复陷害罪
②  滥用职权罪
③  玩忽职守罪
④  不构成犯罪
【单选题】 15、王某潜入张某家中,盗窃了张某的电视机、金表、现金等财物。电视机属于王某所犯的盗窃罪中的?
①  犯罪对象
②  犯罪客体
③  犯罪目的
④  犯罪行为
【多选题】 张某于2008年1月1日租住何某一套房屋,租期1年,后何某出国。租期届满,何某并未作任何表示。2009年6月1日何某归来,要求张某搬走。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  双方没有续订合同,租赁关系消灭
②  自2009年1月1日起,原合同应视为续期1年
③  自2009年1月1日起,该合同转为不定期租赁
④  自2009年1月1日起,何某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当给张某必要的准备时间
⑤  自2009年1月1日起,张某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当给何某必要的准备时间
【单选题】 张某(女)为某医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受朋友之托,为楚某(女)做节育复通手术,因缺少临床经验,对突然发生的大出血束手无策,致使楚某因失血过多死亡。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①  医疗事故罪
②  非法行医罪
③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
④  过失致人死亡罪
【单选题】 张某(女)为某医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受朋友之托,为楚某(女)做节育复通手术,因缺少临床经验,对突然发生的大出血束手无策,致使楚某因失血过多死亡。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①  医疗事故罪
②  非法行医罪
③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
④  过失致人死亡罪
【多选题】 张某盗窃了小王的钱包,内有现金一千元,身份证一张。由于张某与小王有几分相像,为逃避承担法律责任,张某便一直以小王的身份活动,于一年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则张某侵犯了小王的( )。
①  A、名誉权
②  B、财产权
③  C、姓名权
④  D、身份证的所有权
随机题目
【简答题】 失业的原因有哪些?
【简答题】 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简答题】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包括哪些?
【单选题】 ( ) 是两性关系的合法化的普遍形式
①  同居
②  性生活
③  婚姻
④  性交易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 ( ) 先生就提出了控制人口的战略思想
①  陈云
②  周恩来
③  马寅初
④  毛泽东
【单选题】 解决农民工变成游民问题的不恰当做法是 ( ) 。
①  加强政府的就业管理与服务
②  社会关心
③  组织就业
④  遣返回原籍
【单选题】 社会问题的相对性中的  ( )  :指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是有差别的。
①  时间差异性
②  国情差异性
③  群体差异性
④  个体差异性
【单选题】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说,贫困又是有共同的原因的,贫困的主要原因在 ( ) 方面
①  经济
②  资源
③  技术
④  观念
【单选题】 性越轨的严重性还可以从其孪生的顽症—— ( ) 这一负指标来观察。
①  吸毒
②  性病
③  卖淫
④  嫖娼
【单选题】 ( ) 指收集社会问题的文献资料来获取相关信息的一种方法,即使用第二手经验研究资料的方法。
①  文献法
②  统计法
③  实验法
④  比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