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我国是先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然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社会主义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①  1949—1956年
②  1952—1956年
③  1949—1952年
④  1949—1954年
【判断题】 新中国是在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之后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是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②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③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④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单选题】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是( )。
①  从总路线提出起,到建成社会主义
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③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④  从解放战争的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单选题】 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
①  消灭资本主义
②  恢复国家经济
③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  建立国营经济
【单选题】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②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③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④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单选题】 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是?
①  五四运动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③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④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判断题】 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
①  国营经济
②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③  合作社经济
④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单选题】 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事件是?
①  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③  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随机题目
【判断题】 《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席勒认为素朴的诗再现现实,感伤的诗描绘理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歌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和论证“创作方法”概念的美学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用。
①  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②  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③  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用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④  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主题的重要支撑。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用。
①  A.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②  B.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③  C.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用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单选题】 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以下不准确的是()
①  结构安排应当完整匀称
②  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
③  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④  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随心所欲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常见的照应方式的是()
①  首尾照应
②  照应标题
③  行文中的前后照应
④  叙述和议论相互照应
【多选题】 文本构成的几个方面有()。
①  “言之有物”
②  “言之有序”
③  “言之有理”
④  “言之有文”
【多选题】 文本构成的几个方面有()。
①  A.“言之有物”
②  B.“言之有序”
③  C.“言之有理”
④  D.“言之有文”
【多选题】 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  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
②  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
③  组合部分的可替代性
④  组合部分的可调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