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满( )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10周岁
②  8周岁
③  9周岁
④  12周岁
【单选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满( )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10周岁
②  8周岁
③  9周岁
④  12周岁
【单选题】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 ( )。
①  限制行为能力人
②  无行为能力人
③  有行为能力人
④  法人
【判断题】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 )。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  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单选题】 ()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  8周岁
②  14周岁
③  18周岁
④  5周岁
【单选题】 ()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  10周岁
②  14周岁
③  18周岁
④  5周岁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中的成年人是().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随机题目
【判断题】 “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用了比喻和对偶两种修辞手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用了拟人的修辞方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无论明喻、暗喻还是借喻,比喻的各构成要素中,必须出现的一个是?
①  本体
②  喻体
③  比喻词
④  相似点
【单选题】 “树缠藤,藤缠树,他们两家的关系,就如同这树和藤一样,恩恩怨怨永远纠缠在一起。”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①  夸张 比拟
②  比喻 排比
③  比喻 回环
④  排比 回环
【单选题】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用的修辞格是?
①  对偶
②  对仗
③  对比
④  比喻
【判断题】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孱潺的水声,知道在走我的路。”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
①  借喻
②  回环
③  比拟
④  借代
【判断题】 古诗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中的“衣带渐宽”是借代。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