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满( )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10周岁
②  8周岁
③  9周岁
④  12周岁
【单选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满( )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10周岁
②  8周岁
③  9周岁
④  12周岁
【单选题】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 ( )。
①  限制行为能力人
②  无行为能力人
③  有行为能力人
④  法人
【判断题】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 )。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  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单选题】 ()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  8周岁
②  14周岁
③  18周岁
④  5周岁
【单选题】 ()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  10周岁
②  14周岁
③  18周岁
④  5周岁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中的成年人是().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可串行化调度一定满足冲突可串行化条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代数优化的目标是选择高效合理的操作算法或存取路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可串行化调度的操作序列一定是冲突可串行化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对于基于启发式规则中的选择操作,一旦处理的关系较小,即使选择列上建有索引,也使用全表顺序扫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系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事务T可以读A和修改A。
②  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
③  事务能对A加S锁和X锁。
④  其它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 锁。
【多选题】 物理优化的目标是选择高效合理的操作算法或存取路径。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物理优化( )。
①  基于规则的启发式优化
②  基于代价估算的优化
③  基于查询树的启发式优化
④  结合A和B的优化方法
【单选题】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普遍采用( )技术。
①  存取控制
②  协商
③  恢复
④  封锁
【单选题】 如果一个事务在故障发生之前完成,但是它并没有到达检查点,则系统恢复时应对该事务执行( )
①  REDO操作
②  UNDO操作
③  RESTART操作
④  NULL操作
【单选题】 设有两个事务T1、T2,T1对数据A进行了写入操作后,T2读取了T1更新后的A,但随后T1对之前的操作进行了回滚,那么( )。
①  该操作存在丢失修改
②  该操作会出现死锁
③  该操作“读脏数据”
④  该操作不能重复读
【单选题】 两个事务T1、T2同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读取之后先后进行了写入操作,如果并发控制不当会出现( )。
①  “读脏数据”
②  丢失修改
③  不能重复读
④  死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