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氯沙坦的降压机制是
抑制肾素活性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
抑制血管紧张素I的生成
阻断血管紧张素I受体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
①  阻断肾上腺素受体
②  抑制体内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③  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④  阻断钙离子通道
⑤  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cAMP水平
【判断题】 依那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产生降压作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有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  可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②  可促进缓激肽降解
③  可逆转心室肥厚
④  可减少醛固酮的生成
⑤  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判断题】 血管紧张素II是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是
①  硝苯地平
②  氢氯噻嗪
③  普萘洛尔
④  依那普利
⑤  硝普钠
【单选题】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动加强时()
①  醛固酮释放减少
②  肾脏排出钠量减少
③  肾脏排出钾量减少
④  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⑤  抑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单选题】 氯沙坦的降压机制是
①  抑制肾素活性
②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
③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生成
④  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单选题】 第一个上市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
①  卡托普利
②  氯贝丁酯
③  利血平
④  氯沙坦
⑤  氟伐他汀
【单选题】 关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  使全身微动脉平滑肌收缩
②  使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
③  使醛固酮的释放增加
④  促进肾脏近球细胞释放肾素
⑤  引起渴觉,导致饮水行为
【判断题】 近球小体的生理功能是分泌血管紧张素。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著作的( )。
①  《论持久战》
②  《的发刊词》
③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④  《新民主主义论》
【多选题】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 )。
①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③  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
④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多选题】 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后,开始实施的对华策略是( )。
①  以华治华
②  以战养战
③  速战速决
④  持久战
【多选题】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北平南苑的战斗中先后阵亡的爱国将领是( )。
①  佟麟阁
②  赵登禹
③  张自忠
④  郝梦龄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的条件是( )。
①  共产党必须有充足的力量
②  必须同他们的动摇性作斗争
③  必须尊重他们的利益
④  必须同顽固派作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
【多选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争取的中间势力指的是( )。
①  民族资产阶级
②  开明绅士
③  上层小资产阶级
④  地主实力派
【多选题】 1941年和1942年毛泽东为延安整风所作的报告是( )。
①  《改造我们的学习》
②  《整顿党的作风》
③  《反对党八股》
④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判断题】 国民党统治区的城市知识青年前往延安主要是为了赶时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日本天皇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①  1945年8月14日
②  1945年8月15日
③  1945年9月2日
④  1945年9月3日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爆发背景的是( )。
①  日本经济危机严重
②  田中义一上台
③  日本政局动荡
④  蒋介石政府的绥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