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橡胶膏特有的质量要求是
外观
酸碱度
含膏量
粘着力试验
耐热试验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除另有规定外,橡胶膏的含膏量照中国药典第一法检查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双孢菇菌丝生长最适酸碱度为多少?
①  A.PH值为6.8-7.2
②  B.PH值为6.8-7.8
③  C.PH值为4.8-7.2
④  D.PH值为6.4-7.2
【单选题】 远安鹿苑茶适宜生长的土壤酸碱度是
①  弱碱性
②  强碱性
③  弱酸性
④  强酸性
【判断题】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吸收养分有影响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煎膏剂收膏时加入炼糖或炼蜜,其量应为( )。
①  清膏量的2倍以下
②  清膏量的4倍以下
③  清膏量的1倍以下
④  清膏量的5倍以下
⑤  清膏量的3倍以下
【单选题】 煎膏剂收膏时加入炼糖或炼蜜,其量应为()
①  清膏量的4倍以下
②  清膏量的3倍以下
③  清膏量的2倍以下
④  清膏量的5倍以下
⑤  清膏量的1倍以下
【单选题】 固齿膏主治
①  复发性口疮
②  贝赫切特病
③  干燥综合征
④  慢性牙周炎
⑤  急性牙髓炎
【单选题】 油、粉、膏等首选( )
①  高压灭菌
②  干热灭菌
③  低温灭菌
④  喷雾消毒
⑤  高效消毒
【单选题】 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辅料的用量不宜超过清膏量的()
①  6倍
②  5倍
③  7倍
④  8倍
⑤  9倍
【判断题】 石灰膏常用于粉刷墙壁。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在劳动时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对孙某应当如何处理?( )
①  其所犯之罪査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②  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③  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④  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单选题】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 )。
①  1日
②  2日
③  3日
④  先行羁押不折抵刑期
【单选题】 宋某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发现其过去曾犯有贪污罪。对宋某的处理应当是( )。
①  对贪污罪另行判决
②  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③  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
④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单选题】 下列属于酌定情节的是( )。
①  从犯
②  犯罪后的表现
③  中止犯
④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转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单选题】 甲因为犯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到了6年时主动交代曾经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12万元的事实,被以职务侵占罪判处12年。对甲应当在怎样的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
①  20年以下12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②  12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③  18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④  将12年与6年相加,直接决定执行18年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
①  伪造货币又出售、运输伪造的货币的
②  因受贿而徇私枉法或者枉法裁判的
③  为走私而骗购外汇的,为骗购外汇而伪造有关公文的
④  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且构成犯罪的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
①  甲犯破坏选举罪后,自动投案,但在投案以后又逃跑。后来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承认自己的罪行
②  甲在犯敲诈勒索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后来又翻供,拒不认罪。直到被检察机关起诉至法院,在庭审期间才又恢复原先如实的供述
③  某饭店老板甲为了败坏丙饭店的声誉,挤垮丙的生意,指使本店的伙计乙往丙饭店的汤锅中投放老鼠药,结果造成多人中毒死亡。乙见罪责难逃,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说此次投毒是自己一人所为、与甲无关,一人承担了案件的全部罪责
④  甲盗窃银行时被当场抓获。在审问中,甲又主动交代曾经盗窃作案5起的犯罪事实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
①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张三在接受了原告的巨额贿赂后,故意违背案件事实作枉法裁判
②  在接受了一房地产开发商20万元的贿赂后,某国有大型企业副董事长李四挪用公款800万元让其使用
③  某验资机构的工作人员王五在一重大项目上出具了虚假的验资报告,并为此向客户索取了价值人民币10万元的财物
④  某交通局副局长赵六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单选题】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 )
①  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②  不发给报酬
③  同工同酬
④  发给部分工资
【单选题】 刑罚的威慑功能的对象是( )。
①  有可能犯罪的不稳定分子
②  人民群众
③  犯罪人
④  犯罪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