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在NaCl饱和溶液中通人HCl(g)时,NaCl(s)能沉淀析出的原因是
HCl是强酸,任何强酸都导致沉淀
Ksp不受酸的影响,但增加Cl-离子浓度,能使Ksp减小
酸的存在降低了Ksp的数值
共同离子Cl-使平衡移动,生成NaCl(s)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氯化氢(HCl)溶于水后产生H+和Cl-,所以氯化氢分子是由离子键形成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电极的电极电位与[Cl-]相关的是( )
①  甘汞电极
②  银-氯化银电极
③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
④  锑电极
【判断题】 混合离子的溶液中,能形成溶度积小的沉淀者一定先沉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肾小管对Na+、K+、Cl-、水是
①  大部分重吸收
②  小部分重吸收
③  全部重吸收
④  几乎不吸收
⑤  分泌
【单选题】 配位平衡与沉淀反应的关系,实际上是沉淀剂与配位剂对金属离子的争夺,反应总是向着金属离子浓度( )的方向进行。
①  不变
②  减小
③  与金属离子无关
④  增大
【判断题】 临床常用的生理盐水是9%的NaCl溶液。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纯净的NaCl并不潮解,但家庭所用的食盐因含有<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629/1593415223275773.png" data-latex="{MgC1}_{2}" width="69" height="26"/>杂质而易于潮解。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买来的食盐放入纯NaCl的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过滤即得纯净的NaCl固体。对此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629/1593415223924989.png" data-latex="{MgC1}_{2}" width="56" height="33"/>比NaCl易溶于水
②  食盐颗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③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
④  在整个过程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变大
【判断题】 无论何种酸或碱,只要其浓度足够大,都可被强碱或强酸溶液定量滴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溶液中有微量的铵根离子存在时,滴入奈斯勒试剂,生成()。
①  淡黄色溶液
②  红棕色沉淀
③  棕黄色溶液
④  血红色溶液
【单选题】 在卤素为离去基团的SN反应中,Br离去倾向比Cl大的原因是:
①  Br的电负性比Cl小
②  Br的半径比Cl大
③  溴离子的亲核性强
④  C-Br键能键能比C-Cl键能小
随机题目
【判断题】 非婚生子女的准正,是指已经出生的非婚生子女因生父母结婚或司法宣告而取得婚生子女资格的法律制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收养合意,就是要遵循哪些要求?( )
①  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只需送养人同意即可
②  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必须双方自愿
③  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④  成立收养的合意应符合法定的方式
【多选题】 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形式有( )
①  因生父母结婚而准正
②  因生父母离婚而准正
③  因法院宣告而准正
④  因民政机关宣告而准正
【多选题】 关于收养的特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①  收养的条件和程序由法律加以规定
②  收养属于法律事件
③  收养行为导致亲属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
④  收养只能发生在非直系血亲之间
【单选题】 ( )是指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和照料。
①  抚养
②  抚助
③  扶助
④  赡养
【单选题】 下列哪一条不符合婚生子女应当符合的条件?( )
①  该子女应为具有合法配偶身份的男女所生
②  该子女的血缘来自具有合法配偶身份的男女双方
③  该子女出生于合法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或婚姻关系消灭后的法定期限内
④  该子女应为事实婚姻身份的男女所生
【单选题】 收养( )的子女,收养条件可以有所放宽。
①  二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②  三代以内同辈旁系姻亲
③  三代以内同辈直系血亲
④  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单选题】 根据我国收养法,下列属于收养无效的情形有( )
①  甲乙不顾自己11周岁的女儿丙的强烈反对,仍将其送养他人
②  35周岁的单身甲在医院工作,已无结婚的打算,但想收养大哥的5周岁的女儿
③  30周岁的刘某同意29周岁的现任丈夫王某收养其与前夫所生的2周岁的儿子
④  40周岁的华侨刘某(女)虽然已有两个儿子,但仍想收养妹妹的3周岁的女儿
【单选题】 收养只能发生在( )之间
①  直系血亲
②  非直系血亲
③  旁系血亲
④  旁系姻亲
【单选题】 亲权制度是调整(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①  父母与成年子女关系
②  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关系
③  父母与养子女关系
④  父母与继子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