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经济法调整经济行为,民商法的调整对象不涉及经济行为。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民商法、行政法有交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关于经济法与民商法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  经济法和民商法之间具有互补性
②  经济法制度和民商法制度可能发生竞合
③  凡属经济法调整的行为均不由民商法调整
④  民商法调整的行为一定时候可能会转由经济法调整
【判断题】 经济法与民商法的调整范围可能会存在交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与民商法相比,经济法的稳定性较强,而民商法的变动性较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①  经济关系
②  特定的经济关系
③  法律关系
④  特定关系
【判断题】 经济法没有独立的调整对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①  国际私法关系
②  国际公法关系
③  国际经济关系  
④  国际商事关系
【单选题】 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①  所有的经济关系
②  特定的经济关系
③  经济管理关系
④  经济协作关系
【单选题】 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 ( )
①  人身与财产关系
②  分配关系
③  经济关系
④  人身关系
【判断题】 经济法追求的秩序,是自发演进的秩序,而民商法追求的秩序是主动建构的秩序。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决定调整中央机构,推定( )为中央政治局主席。
①  A.王稼祥
②  B.毛泽东
③  C.王明
④  D.陈云
【单选题】 ()是最基本、最持久、最根本的自信。()
①  A.道路自信
②  B.理论自信
③  C.制度自信
④  D.文化自信
【单选题】 党的四个意识中最根本的的是()。
①    A.看齐意识
②  B.核心意识
③  C.大局意识
④  D.政治意识
【单选题】 (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主席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
①  A.1934年10月
②  B.1935年10月
③  C.1936年10月
④  D.1937年10月
【单选题】 ()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
①  ?A.延安精神
②  B.?井冈山精神
③  B.?长征精神
④  B.?红船精神
【单选题】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是( )。
①  A.会宁
②  A.吴起镇
③  A.遵义
④  A.瑞金
【单选题】 ()是中国革命精神之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集大成。
①  A.长征精神
②  B.延安精神
③  C.红船精神
④  D.井冈山精神
【单选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西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 )
①  A.八路军
②  A.新四军
③  A.红军
④  A.解放军
【单选题】 1956年3月,诗人( )在《延河》杂志发表了《回延安》
①  A.贺敬之
②  B. 柳青
③  C. 赵树理
④  D.丁玲
【单选题】 3000年前这里叫鬼方,后又称肤施,这里是指( B )。
①  A.瑞金
②  B. 延安
③  C. 保安
④  D.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