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经济法主体即经济管理主体
经济法主体包括经济管理主体与企业两大类别
经济法主体即享有经济法权利承担经济法义务的主体
经济法主体即经济法上的独有主体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是指( )
①  经济法的实施
②  经济法的制定
③  经济法的修改
④  经济法的废止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经济法中经济管理主体的说法中,哪项错误的?
①  司法机关一般不属于经济管理主体
②  第三部门可能成为经济管理主体
③  企业有可能成为经济管理主体
④  行政机关都可能成为经济管理主体
【多选题】 经济法主体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  经济法主体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②  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担当者
③  经济法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
④  经济法主体包括个体工商户
【单选题】 享有经济职权的经济法主体是( )。
①  企业组织
②  事业单位
③  国家机关
④  社会团体
【判断题】 经济法的主体是依据经济法享有权利(力)和承担义务的主体,由市场规制主体和宏观调控主体组成。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主体的特征?
①  经济法主体是一种角色主体
②  经济法主体是一种以差异化为基础的具体主体
③  经济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具有非均衡性
④  经济法主体就是市场主体
【多选题】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包括哪些?()
①  自然人
②  法人
③  国家
④  国际经济组织
【单选题】 经济法主体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属于经济法主体的
①  经济权利
②  经济义务
③  经济职权
④  经营管理权
【多选题】 我国经济法主体的范围包括( )。
①  国家机关
②  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③  企业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④  个体工商户、农户及公民
【单选题】 以下是民法主体而不是经济法主体的是( )。
①  国家机关
②  企业
③  ?企业的内部组织
④  公民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对某一会计事项有多种不同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可以避免虚增企业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样做所遵循的原则是( )。
①  重要性原则
②  谨慎性原则
③  权责发生制原则
④  配比原则
【单选题】 会计核算中,由于有了( )基本假设,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①  会计主体
②  持续经营
③  会计分期
④  货币计量
【单选题】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设置的账户是( )。
①  财务费用
②  长期待摊费用
③  销售费用
④  管理费用
【单选题】 通过( ),可以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并据以确定企业经营成果。
①  收入计算
②  费用计算
③  成本计算
④  利润计算
【单选题】 下列会计基本假设中,确立了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
①  货币计量
②  会计主体
③  会计分期
④  持续经营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主体的是( )。
①  企业集团
②  社会团体
③  独立核算的营业部
④  不独立核算的营业部
【单选题】 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下列各项不属于本期收入或费用的是( )。
①  本期支付下期的房租
②  本期预收的款项
③  本期预付的款项
④  本期采购设备尚未支付的款项
【单选题】 某单位6月份预付第三季度财产保险费1800元;支付本季度借款利息3900元(其中5月份1300元,4月份13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广告费30000元。根据收付实现制,该单位6月份确认的费用为( )元。
①  31900
②  31300
③  33900
④  35700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 )。
①  出售商品收入
②  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③  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
④  员工报销的差旅费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①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会引起会计等式的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的发生等量变化
②  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
③  从银行提取备用金,体现的是资产内容的一增一减
④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