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属于反映利润形成情况的账户是( )
“本年利润”账户
“利润分配”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
“管理费用”账户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反映未分配利润的账户在“本年利润”、“利润分配”账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账户有( )。
①  管理费用
②  财务费用
③  制造费用
④  销售费用
⑤  其他业务成本
【判断题】 “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月末结转财务费用账户金额7500元到本年利润账户,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 )
①  借:利润分配      7500    贷:财务费用  7500
②  借:财务费用       7500    贷:利润分配  7500
③  借:本年利润       7500    贷:财务费用 7500
④  借:财务费用       7500    贷:本年利润  7500
【单选题】 月末结转财务费用账户金额7500元到本年利润账户,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 )
①  借:利润分配      7500    贷:财务费用  7500
②  借:财务费用       7500    贷:利润分配  7500
③  借:本年利润       7500    贷:财务费用 7500
④  借:财务费用       7500    贷:本年利润  7500
【多选题】 下列账户的余额在会计期末时应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有( )。
①  “管理费用”账户
②  “制造费用”账户
③  “营业外收入”账户
④  “所得税费用”账户
⑤  “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
【多选题】 关于“本年利润”账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借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项支出额
②  贷方余额为本年实现的净利润额
③  借方余额为本年发生的亏损额
④  年末经结转后该账户没有余额
【多选题】 关于“本年利润”账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借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项支出额
②  贷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项收入额
③  贷方余额为实现的累计净利润
④  借方余额为发生的累计亏损额
⑤  年末经结转后该账户没有余额
【多选题】 关于“本年利润”账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期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累计实现的净利润
②  期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本期实现的利润总额
③  期末如为借方余额,表示累积发生亏损额
④  期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未分配利润额
⑤  年度内一般有余额
【单选题】 转账后,“本年利润”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反映本年度()。
①  本月实现的利润
②  本月发生的亏损
③  自年初开始累计实现的利润
④  自年初开始累计发生的亏损
随机题目
【单选题】 ( )决策模式主张将理性与渐进结合起来。
①  A.理性
②  B.有限理性
③  C.渐进
④  D.纵合扫描
【单选题】 ()是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涌现成果的黄金阶段。
①  A.学习阶段
②  B.成长阶段
③  C.成熟阶段
④  D.衰退阶段
【单选题】 理性决策模式以( )为基础,认为决策者知道哪种行为可以得到最大的效果,而可以从中挑选最好的。
①  A.复杂人假设
②  B.社会人假设
③  C.经济人假设
④  D.自我实现人假设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后,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先后进行了( )次大的扫盲运动。
①  A.1
②  B.2
③  C.3
④  D.4
【单选题】 据报道,近50年来影响人类生活的十大科技发明中,()与信息技术有关。
①  A.5项
②  B.6项
③  C.7项
④  D.8项
【单选题】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是以( )的形式颁布的。
①  A.法律
②  B.行政法规
③  C.部令
④  D.地方性法规
【单选题】 下列合同中,不能约定试用期的是(  )。
①  A.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②  B.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③  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④  D.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单选题】 团队决策的程序是( )。
①  A.酝酿研究阶段-形成决定阶段-实施监督阶段-反馈调整阶段
②  B.形成决定阶段-酝酿研究阶段-实施监督阶段-反馈调整阶段
③  C.酝酿研究阶段-形成决定阶段-反馈调整阶段-实施监督阶段
④  D.形成决定阶段-酝酿研究阶段-反馈调整阶段-实施监督阶段
【单选题】 治疗工伤所需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支付。
①  A.工伤保险基金
②  B.医疗保险基金
③  C.养老保险基金
④  D.用人单位
【单选题】 ( )年11月,当时的国家人事部颁布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
①  A.1995
②  B.1997
③  C.1998
④  D.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