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些行为负刑事责任?
故意伤害
故意杀人
走私毒品
抢劫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 )刑事责任。
①  应当负
②  不负
③  可以负
④  应当减轻
【单选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①  抢劫
②  盗窃
③  故意杀人
④  贩卖毒品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①  走私罪
②  贩卖毒品罪
③  间谍罪
④  盗窃罪
【多选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
①  参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造成被运送人死亡的
②  参与绑架他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
③  参与强迫卖淫集团,为迫使妇女卖淫,对妇女实施了强奸行为的
④  参与走私,并在走私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造成缉私人员重伤的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抢劫罪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陈某在满14周岁以前,故意杀死一人,在已满14周岁不满 16周岁期间盗窃l万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 8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那天又盗窃1万元。在对陈某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处 ( )
①  盗窃罪
②  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③  故意杀人罪
④  盗窃罪和抢劫罪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也应当负刑事责任。
①  犯罪
②  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罪或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
③  进营业性舞厅
【多选题】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什么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①  抢夺
②  贩卖毒品
③  强奸
④  抢劫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下列哪些选项成立不作为犯罪?( )
①  过路人甲看见某公寓发生火灾而不报警,导致公寓全部被烧毁
②  成年人乙带邻居小孩出去游玩,小孩溺水,乙发现后能够救助而不及时抢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③  丙重男轻女,认为女儿不能延续香火,将年仅1岁的女儿抱到火车站,放在长椅上后匆匆离开。因为天冷,等警察发现女孩将其送到医院时,女孩已经死亡
④  司机丁意外撞倒负完全责任的行人刘某后,没有立即将刘某送往医院,刘某死亡。事后查明、即使司机丁将刘某送往医院,也不可能挽救刘某的生命
【多选题】 《刑法》第389条第1款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同条第3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关于上述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①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②  “不正当利益”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③  “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④  第3款规定的内容,属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多选题】 甲、乙二人在市场买菜发生纠纷,甲将乙推了一下,乙倒地而亡。尸体解剖表明,乙患有胃心脏病,受惊吓而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③  甲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④  因甲不能预见乙患有心脏病,属于意外事件
【多选题】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①  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②  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③  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④  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多选题】 关于故意与违法性的认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①  甲误以为买卖黄金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仍买卖黄金,但事实上该行为不违反《刑法》。甲有犯罪故意,成立犯罪未遂
②  甲误以为自己盗窃枪支的行为仅成立盗窃罪。甲对《刑法》规定存在认识错误,因而无盗窃枪支罪的犯罪故意,对甲的量刑不能重于盗窃罪
③  甲拘禁吸毒的陈某数日。甲认识到其行为剥夺了陈某的自由,但误以为《刑法》不禁止普通公民实施强制戒毒行为。甲有犯罪故意,应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责任
④  甲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不知是否违反《刑法》,遂请教中学语文教师乙,被告知不违法后,甲实施了该行为。但事实上《刑法》禁止该行为。乙的回答不影响甲成立故意犯罪
【多选题】 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现实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既遂标志的犯罪有( )。
①  破坏交通设施罪
②  放火罪
③  通肇事罪
④  破坏电力设备罪
【单选题】 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
①  甲因高兴将3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②  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
③  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2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
④  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
【单选题】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①  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②  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③  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④  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单选题】 肖某(女)是某幼儿园教师,在上室外课时,见儿童王某一直追打儿童周某。肖某屡次训斥王某,王某仍然追打周某,肖某恼怒中顺手将王某扯开,王某打了个趔趄摔倒,头部恰好撞到石阶的破口锐角上,致使头破血流,因神经受压而死亡。关于肖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①  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②  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间接故意
③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④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多选题】 陈某(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元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现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 )
①  追究刑事责任
②  不追究刑事责任
③  从轻、减轻处罚
④  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