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甲、乙两人深夜带着炸药去水库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投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爆炸罪
过失爆炸罪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过失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
①  行为犯
②  结果犯
③  举动犯
④  危险犯
【单选题】 甲在学校操场上练习骑摩托车,过失将乙撞成重伤后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①  过失致人死亡罪
②  过失致人重伤罪
③  交通肇事罪
④  意外事件
【判断题】 面对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失火罪,公民能够实行特别防卫权的犯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甲和乙共同人户抢劫并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后甲因犯强奸罪被抓获归案。在羁押期间,甲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和乙共同所犯的抢劫罪行,并提供了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关押在另一城市的看守所的有关情况,使乙所犯的抢劫罪受到刑事追究。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①  甲的行为属于坦白,但不成立特别自首
②  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但不成立立功
③  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立功,但不成立重大立功
④  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重大立功
【判断题】 一般累犯的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过失危害环境罪的主观方面是(  )。
①  直接故意
②  间接故意
③  疏忽大意的过失
④  过于自信的过失
⑤  过失
【单选题】 汽车司机某甲因过失将某乙撞成重伤后,移至一密林处丢弃,致使某乙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某甲的行为构成( )
①  交通肇事罪
②  故意杀人罪
③  过失致人死亡罪
④  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多选题】 爆炸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区别是( )。
①  后者是过失犯罪,前者是故意犯罪
②  后者是违反特定危险品管理规定,前者则无此限制
③  后者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前者没有此限制
④  后者是特殊主体,前者者是一般主体
【判断题】 3、过失不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甲、乙共谋行抢。甲在偏僻巷道的出口望风,乙将路人丙的书包(内有现金1万元)一把夺下转身奔逃,丙随后追赶,欲夺回书包。甲在丙跑过巷道口时突然伸腿将丙绊倒,丙倒地后摔成轻伤,甲、乙乘机逃脱。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
①  甲、乙均构成抢夺罪
②  甲、乙均构成抢劫罪
③  甲构成抢劫罪,乙构成抢夺罪
④  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乙构成抢夺罪
随机题目
【单选题】 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①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②  中共“三大”的召开
③  国民党改组
④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单选题】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口号的是?
①  中共十三大
②  中共十二大
③  中共十四大
④  中共十一大
【单选题】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①  1996年7月1日
②  1997年1月1日
③  1997年7月1日
④  1998年1月1日
【单选题】 1945年7月,同盟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会议是?
①  开罗会议
②  雅尔塔会议
③  德黑兰会议
④  波茨坦会议
【单选题】 1919—1949 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
①  反对民族资本主义
②  反对封建主义
③  反对帝国主义
④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多选题】 1936 年 10 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的红军主力是?
①  红一方面军
②  红二方面军
③  红三方面军
④  红四方面军
【多选题】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依据,即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①  对当时国内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②  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
③  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产物
④  是基本正确的
【单选题】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①  胡适
②  鲁迅
③  李大钊
④  陈独秀
【判断题】 在重庆谈判过程中,共产党与国民党寸土必争,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有?
①  利用
②  限制
③  改造
④  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