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关于直接选举,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民10人以上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候选人名额过多可以进行预选
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选举选民过半数选票,使得当选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现行选举法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
①  1/2至1倍
②  1/3至1倍
③  1倍以上
④  1倍
【单选题】 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当选的代表候选人需要获得
①  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
②  全体选民的2/3选票
③  参加投票的选民的2/3选票
④  全体选民过半数的选票
【单选题】 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 )。
①  二分之一至一倍
②  一倍
③  三分之一至一倍
④  两倍
【单选题】 关于直接选举,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选民10人以上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②  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③  候选人名额过多可以进行预选
④  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选举选民过半数选票,使得当选
【多选题】 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 )。
①  赞成票
②  不赞成票
③  弃权
④  投不赞成票者可以另选他人
【多选题】 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
①  赞成票
②  不赞成票
③  弃权
④  投不赞成票者可以另选他人
【单选题】 某县A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登记选民为250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为12350人,该选区三位候选人黄某、朱某和王某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6250票、3500票和2600票。依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能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是
①  三人均不得当选
②  黄某
③  王某
④  朱某
【单选题】 参加投票的选民不足半数,选举应( )。
①  取消
②  改期举行
③  一直进行
④  有效
【单选题】 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票上的代表和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以()排列。
①  姓氏笔画为序
②  姓氏拼音首字母为序
③  上级党组织批准的顺序
【单选题】 修改完善后的香港选举制度规定,行政长官候选人提名采用“双提名”机制,获得有效提名的候选人须获得全体委员超过()支持,才能当选为行政长官候任人。
①  1/3
②  1/2
③  2/3
④  2/5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在衡量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和条件时,目的是研判产业园区发展建设的可持续性,包括哪两个条件?()
①  政策支持
②  创新水平
③  组织管理
④  技术水平
⑤  观念改变
【多选题】 长期以来,教育督导问责方式主要是(),大多是内部方式,使用频率也不高。
①  开除
②  降薪
③  约谈
④  通报
⑤  罚款
【多选题】 以下()可以视为关于“新基建”的几点思考。
①  从建设内容看:“新基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硬兼施
②  从参与主体看:“新基建”是“政府包办”还是“市场主体”
③  从政府投资看:“新基建”是集中投入还是陆续投入
④  从作用价值看:“新基建”能否支撑稳增长
⑤  从定义范畴看:“新基建”是否都代表巨大创新
【单选题】 学校文化的表层结构是( )。
①  制度文化
②  物态文化
③  精神文化
④  行为文化
【单选题】 建国初期,经济方面面临严峻形势:物价飞涨、国家财政赤字。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些问题产生原因的是()。
①  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
②  不法商人哄抬物价
③  国民党政府限制纸币发行
④  不法商人囤积居奇
【单选题】 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
①  教学能力
②  自学能力
③  思考能力
④  反思能力
【多选题】 十三五时期,()取得重大突破,()取得重大进展,()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①  全面从严治党
②  全面依法治国
③  全面人才培养
④  全面深化改革
⑤  全面创新发展
【多选题】 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
①  我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
②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③  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⑤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即()。
①  以上选项均正确
②  新发展理念
③  新发展速度
④  新发展格局
⑤  新发展阶段
【多选题】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 )。
①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②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③  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
④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有发展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