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拿比色皿时用手捏住比色皿的毛面,切勿触及透光面
比色皿外壁的液体要用细而软的吸水纸吸干,不能用力擦拭,以保护透光面
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按从稀到浓的顺序进行以减小误差
被测液要倒满比色皿,以保证光路完全通过溶液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比色分析时,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四分之三高度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300nm波长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时,应选用( )比色皿
①  硬质玻璃
②  软质玻璃
③  石英
④  透明有机玻璃
【单选题】 用分光光度法测铁所用的比色皿的材料为:
①  石英
②  塑料
③  硬质塑料
④  玻璃
【单选题】 有两种不同有色溶液均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测定时若比色皿厚度、入射光强度、溶液浓度都相等,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①  透过光强度相等
②  吸光度相等
③  吸光系数相等
④  以上说法都不对
【判断题】 拿吸收池时只能拿毛面,不能拿透光面,擦拭时必须用擦镜纸擦透光面,不能用滤纸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厚度的比色皿,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甲∶乙=0.20∶0.30。若甲的浓度为4.0×10-4mol/L,则乙的浓度为
①  8.0×10-4mol/L
②  2.0×10-4mol/L
③  1.0×10-4mol/L
④  6.0×10-4mol/L
【单选题】 碱解氮的测定中,将土样置于扩散皿(),在扩散皿()加硼酸指示剂溶液2ml,盖上毛玻璃
①  内室,内室
②  内室,外室
③  外室,外室
④  外室,内室
【判断题】 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的吸收波长进行比色,这样灵敏度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比色时的照明条件是()
①  正午直射阳光
②  蓝天下
③  日光灯下
④  牙椅照明灯下
⑤  自然光
【单选题】 在临床上我们遵循的比色顺序是()
①  明亮度→色调→饱和度
②  明亮度→饱和度→色调
③  色调→饱和度→明亮度
④  饱和度→色调→明亮度
⑤  饱和度→明亮度→色调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教师构建个人教育哲学的意义,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①  帮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握自己的立场
②  克服教育实践中的盲目性,提高理论性和科学性
③  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④  分析自己的教育经验
【多选题】 根据教育公正所意图调节的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将教育公正划分为
①  起点公正
②  过程公正
③  程序公正
④  结果公正
【多选题】 根据政府在教育公共资源供给或配置过程中所坚持的“应得”标准和所意图实现的“相称”关系的不同,可以把教育公正划分为
①  起点公正
②  需求公正
③  能力公正
④  权利公正
【多选题】 以下关于公正就是对平等与差别进行合理安排说法正确的是
①  平等是公正的核心原则
②  公正并不否认差别,它还提倡 “以不平等对待不平等”
③  它要求限制以不符合法律或道德的方式来扩大差别,限制种种特权或垄断利润的获得
④  以平等对待平等是公正的基本含义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逐渐成为教育哲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①  后现代主义哲学
②  存在主义哲学
③  规范教育哲学
④  分析教育哲学
【单选题】 ( )出版了《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站在新自由主义的立场对罗尔斯的正义论进行根本的批评。
①  霍布斯
②  康德
③  哈耶克
④  诺齐克
【单选题】 公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①  培养有正义感的人
②  培养有道德感的人
③  培养有理性的人
④  培养品德高尚的人
【单选题】 ( )等人通过对创造性教师的研究发现:凡创造性教师一定具有个人化的教育哲学观。
①  刘文霞
②  黄济
③  石中英
④  吴安春
【单选题】 ( )在分析国内外学者的各种观点后认为,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观念、教育判断或教育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
①  顾明远
②  郭元祥
③  黄济
④  石中英
【单选题】 20世纪20-30年代,以各种各样的“主义”延伸出来的,( )是课程内容的主流。
①  后现代主义哲学
②  存在主义哲学
③  规范教育哲学
④  分析教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