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表述属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差异的是( )
A.两者调整对象不同,行政法调整行政管理关系,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
B.两者调整的宗旨不同,行政法的宗旨是给行政机关以行政权的同时要求其既不越权也不怠权,经济法的宗旨是给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社会责任性
C.两者调整手段不同,行政法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法主要通过国家干预等手段
D.两者都是作为“管理管理者之法”,其核心是规制政府行为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下列表述属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差异的是( )
①  两者调整对象不同,行政法调整行政管理关系,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
②  两者调整的宗旨不同,行政法的宗旨是给行政机关以行政权的同时要求其既不越权也不怠权,经济法的宗旨是给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社会责任性
③  两者调整手段不同,行政法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法主要通过国家干预等手段
④  两者都是作为“管理管理者之法”,其核心是规制政府行为
【判断题】 行政法是“管理管理者”之法,经济法是“管理者管理”之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民商法、行政法有交叉。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①  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②  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③  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
④  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
【判断题】 经济法能够被行政法与民法所替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①  行政法律关系
②  行政关系
③  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④  监督行政关系
【判断题】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同时有相应的行政法律事实发生,两者缺一不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通过创制出“国家调制权”而丰富了公权力体系,改变了行政法时代以行政权为“一元论”的公权力体系,实现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二元论”公权力体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行政法是控制与规范行政权的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遵循(? ? )等原则
①  职权法定
②  程序法定
③  公正公开
④  有效监督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①  ED50与LD50的比
②  LD50与ED50的比
③  LD50 与ED50 的差
④  ED95与LD5的比
⑤  ED99与LD99的比
【单选题】 可能造成软骨损害及关节痛,不宜用于儿童及孕妇的药物是
①  喹诺酮类
②  磺胺类
③  甲氧苄啶
④  呋喃唑酮
⑤  庆大霉素
【单选题】 男,30岁。右上肺结核,初治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和链霉素,治疗半年,停药物3个月后复发。复治药物宜选用
①  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
②  利福平+乙胺丁醇十链霉素
③  异烟肼+卡那霉素+吡嗪酰胺
④  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
⑤  吡嗪酰胺+链霉素十卡那霉素
【单选题】 关于抗凝药的作用正确的是( )
①  heparin抗凝血同时不影响血小板功能
②  heparin仅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
③  heparin抗凝血作用机制与其络合血浆Ca2+有关
④  链激酶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和深部静脉血栓
⑤  warfarin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
【单选题】 男,60岁。因患骨结核就诊,医师推荐三联疗法。若采纳,病人该用的药物是
①  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
②  利福平、链霉素、卷曲霉素
③  利福定、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
④  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
⑤  .利福平、利福定、乙硫异烟胺
【单选题】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
①  增强作用
②  相加作用
③  协同作用
④  互补作用
⑤  拮抗作用
【单选题】 女性,20岁。发热头痛呕吐前来就诊,T 39.5℃,BP 120/80 mmHg,神清,皮肤散在出血点,脑膜刺激征(+),皮肤瘀点,涂片发现脑膜炎奈瑟菌。应首选的磺胺类药物是
①  磺胺异恶唑
②  磺胺嘧啶
③  磺胺甲恶唑
④  磺胺甲氧嘧啶
⑤  磺胺多辛
【单选题】 治疗震颤麻痹最佳联合用药是
①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②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维生素B6
③  左旋多巴+维生素B6
④  卡比多巴+维生素B6
⑤  苯海索+卡比多巴
【单选题】 男,32岁。高热寒战2天,伴咳嗽胸痛,咳黏痰带少量血丝,诊断为军团菌肺炎。应首选的药物治疗是:
①  红霉素
②  青霉素G
③  哌拉西林
④  万古霉素
⑤  阿米卡星
【单选题】 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应首选
①  磺胺嘧啶(SD)
②  甲氧苄啶(TMP)
③  磺胺甲噁唑(SMZ)
④  环丙沙星
⑤  司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