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孙某错把张二当张三杀死,孙某应定为()。
故意杀人既遂
故意杀人未遂
过失致人死亡
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
①  犯罪的目的不同
②  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③  使用的手段不同
④  打击的部位不同
【多选题】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①  甲用钝器朝被害人头部攻击
②  乙驾车撞倒行人致其重伤后逃逸
③  丙驾车撞倒行人重伤后又碾压至行人死亡
④  丁教练指导5岁儿童游泳,后独自玩手机没有照看儿童,导致儿童溺亡
【单选题】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
①  行为犯
②  结果犯
③  举动犯
④  危险犯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①  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②  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③  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④  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2人
【单选题】 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相区别的关键是()
①  犯罪的主体不同
②  侵害的客体不同
③  行为的方式不同
④  对他人的死亡结果能否预见不同
【单选题】 故意或过失是:
①  违法的客体
②  违法的客观方面
③  违法的主体
④  违法的主观方面
【单选题】 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①  应适用1997年《刑法》
②  应适用1979年《刑法》
③  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④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单选题】 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
①  犯罪预备
②  犯罪未遂
③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④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简答题】 在秦朝,故意称为[填空1],过失称为[填空2]。
【单选题】 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吴某的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打死甲也可能打死乙。设定吴某对甲、乙均有杀人故意,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 )
①  如吴某一枪没有打中甲和乙,子弹从甲与乙的中间穿过,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②  如吴某一:枪打中了甲,致甲死亡,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
③  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死亡、乙重伤,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仅成立故意伤害罪
④  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乙死亡,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实行数罪并罚
随机题目
【判断题】 75.《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李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5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 )的诗句。
①  A.李商隐
②  B.杜牧
③  C.杜甫
【单选题】 56.“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是( )的诗句。
①  A.李白
②  B.韩愈
③  C.李贺
【单选题】 54.“长吉体”是( )诗歌风格的称号。
①  A.李贺
②  B.皮日休
③  C.罗隐
【单选题】 53.“樊南生”是指( )。
①  A.杜牧
②  B.李贺
③  C.李商隐
【判断题】 52.“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是李白的人生理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李杜在朝廷的时间,前后都不超过两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53.李白做过翰林学士。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91.《终南山》诗的作者是孟浩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65.杜甫去世于今湖南境内。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