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 ?)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①  3
②  5
③  1
④  10
【单选题】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 ?)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①  3
②  5
③  1
④  10
【判断题】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10年。(?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  )
① 
② 
【判断题】 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2倍以下的罚款。(  )
① 
② 
【单选题】 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 )的滞纳金。
①  万分之一
②  万分之二
③  万分之三
④  万分之五
【单选题】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 )的滞纳金。
①  1‰
②  5%
③  5‰
④  0.5‰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依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生产者不能从事的行为包括( )。
①  生产不符合国家和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的产品
②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③  生产伪造产地的产品
④  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⑤  生产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产能过剩的产品
【多选题】 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
①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②  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用于清偿债务的行为
③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行为
④  串通勾结投标的行为
⑤  低价处理有效期限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单选题】 下列有关仲裁事项的表述中不符合仲裁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①  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有仲裁协议
②  仲裁庭由1名或3名仲裁员组成
③  仲裁庭可以自行收集证据
④  仲裁均公开进行
【单选题】 .2001年2月3日           @@2000年2月3日 @@2000年3月5日           @@2001年3月5日
①  侵犯专利的行为        
②  假冒专利
③  冒充专利           
④  对专利的合法使用
【单选题】 以下情形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①  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②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③  无权代理合同
④  显失公平的合同
【多选题】 商标权主体的范围包括( )。
①  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
②  依法成立的国家机关
③  依法成立的个体工商户及个人合伙
④  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
【单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  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是法律行为
②  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行为
③  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④  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多选题】 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法人资格的( )可以自己的名义申请注册集体商标从而成为该集体商标的所有人。
①  集体企业
②  工商团体
③  工商联合会
④  同业公会
⑤  企业工会
【多选题】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的可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
①  协商和解
②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  向人民法院起诉
⑤  请求公安处理
【单选题】 在我国两个申请人在同一日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应当
①  根据先后顺序确定申请人
②  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
③  由受理申请单位确定申请人
④  根据先发明原则确定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