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用色谱法进行定量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需出峰的方法是
外标法
内标法
归一化法
叠加法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外标法定量分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测定结果与进样量无关
②  测定结果与操作条件的稳定性无关
③  不需要内标物质
④  不需要标准物质
【判断题】 用气相色谱分析时有一个组分未出峰不能使用归一化法进行计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不适用于液相色谱法,如内标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①  保留时间
②  保留体积
③  峰面积
④  峰宽
【单选题】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多种组分中只需定量其中某几个组分时,最宜选用
①  归一化法
②  标准曲线法
③  对比法
④  内标法
【单选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峰高法定量时,对拖尾因子的要求是
①  0.3~0.7
②  >1.5
③  ≤2.0%
④  0.95~1.05
【单选题】 色谱法最大的特点是
①  定性分析
②  定量分析
③  分离混合物
④  分离分析混合物
【判断题】 色谱法主要指分离方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色谱法中不用于体内样品测定的是
①  气相色谱法
②  高效液相色谱法
③  薄层色谱法
④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⑤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单选题】 色谱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分配系数K越大,组分在柱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②  分离极性大的物质应选活性大的吸附剂
③  混合样品中各组分的K值都很小,则分离容易
④  吸附剂含水量越高则活性越高
随机题目
【单选题】 ( )的诞生宣告了人类从此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①  MARK I
②  UNIVAC
③  ENIAC
④  EDVIC
【单选题】 早期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 )作为基本逻辑元件,体积大、耗电多、价格贵,运行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
①  电子管
②  继电器
③  晶体管
④  集成电路
【单选题】 第一代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是( )。
①  弹道计算
②  数据处理
③  科学计算
④  商业应用
【单选题】 第二代计算机使用( )作为逻辑元件。晶体管与电子管相比,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开关速度快、省电等优点。
①  电子管
②  继电器
③  晶体管
④  集成电路
【单选题】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 )作为逻辑元件。体积更小,耗电更省,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
①  电子管
②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③  大规模集成电路
④  晶体管
【单选题】 中国的计算机事业起步于20世纪( )年代中期。
①  40
②  50
③  60
④  70
【单选题】 ( )教授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
①  华罗庚
②  夏培肃
③  杨芙清
④  钱学森
【单选题】 我国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在1958年诞生的,定名为( )。
①  八一型(DJS-103)
②  DJS-130
③  东方红1号
④  银河1号
【单选题】 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和模型是由( )在193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中提出并奠定的。
①  英国数学家图灵
②  法国科学家巴斯卡
③  巴比奇
④  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
【单选题】 1936年图灵在一篇论文中描绘了一种自动机器模型,现在人们把它叫( ),它奠定了现代计算科学的理论基础。
①  分析机
②  图灵机
③  计算机
④  模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