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体系凝构阶段大致自20世纪70年代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冷战”格局开始不断瓦解并在20世纪末完全结束(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激进女权主义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 )。
①  美国
②  英国
③  中国
④  日本
【单选题】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市场营销学的( )
①  形成阶段
②  发展阶段
③  提升阶段
④  创立阶段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两党发生严重分歧。
① 
② 
③ 
④ 
【单选题】 ( )阶段大致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
①  学科创新
②  知识积累
③  体系凝构
【单选题】 “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
①  德国
②  美国
③  法国
④  英国
【单选题】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市场营销学的(__)P6
①  形成阶段
②  发展阶段
③  提升阶段
④  创立阶段
【多选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做出的新判断是( )
①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③  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障碍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语文课程性质的基本认识是
①  人文性与言语性
②  工具性与思想性
③  言语性与工具性
④  人文性与思想性
【判断题】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这个时期被称为特质研究时期,侧重研究领导者所具备的素质修养。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①  科学技术能够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种要素之中
②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③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  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加速作用
【单选题】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涵的哲理是( )。
①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②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③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④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单选题】 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②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③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
④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判断题】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人脑产生意识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承认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就是承认
①  真理的客观性
②  认识的有限性
③  世界的可知性
④  真理的主观性
【多选题】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是
①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单选题】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①  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②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③  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④  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单选题】 人类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这表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
①  被动性
②  历史性
③  物质性
④  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