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甲(15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 )
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
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
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
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张某,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张某的行为( )。
①  构成绑架罪
②  构成故意杀人罪
③  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④  不负刑事责任
【单选题】 张某,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张某的行为?
①  构成绑架罪
②  构成故意杀人罪
③  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④  不负刑事责任
【单选题】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①  盗窃罪
②  抢劫罪
③  绑架罪
④  抢劫罪、绑架罪
【单选题】 李某经常指使其12岁的儿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李某和其儿子的行为属于:
①  共同犯罪
②  李某为教唆犯,儿子儿子为胁从犯
③  李某与儿子均不构成犯罪
④  李某单独构成犯罪,儿子不构成犯罪
【单选题】 王某将自己价值10万元的财产投保了一份保险金额为5万元的家财保险,在保险期间王某家发生火灾导致室内财产损失8万元。则保险公司应该赔偿
①  10万元
②  8万元
③  5万元
④  4万元
【单选题】 王某将自己价值10万元的财产投保了一份保险金额为5万元的家财保险,在保险期间王某家发生火灾导致室内财产损失8万元。则保险公司应该赔偿( )。
①  10万元
②  8万元
③  5万元
④  4万元
【单选题】 保险事故的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应当认定为( )。
①  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②  伪证罪
③  诈骗罪的共犯
④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单选题】 张某发现自己的工资卡上多出2万元,便将其中1万元借给郭某,约定利息500元;另外1万元投入股市。张某单位查账发现此事,原因在于财务人员工作失误,遂要求张某返还。经查,张某借给郭某的1万元到期未还,投入股市的1万元已获利2000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①  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万元
②  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2万元
③  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25万元
④  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万元及其孳息
【单选题】 于某投保了保险金额为5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保险期间内某日由于第三者原因发生火灾而造成于某6万元的财产损失。事后于某向保险人索赔,保险人按有关条款全额赔偿后,向该第三者行使代位求偿权,追得款额6万元。保险人对这6万元的处置方式是( )。
①  A.全部据为己有
②  B.留下5万元,1万元归还被保险人
③  C.全部归还被保险人
④  D.留下5万元,1万元与被保险人平分
【判断题】 绑架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等方法,劫持人质或他人的犯罪行为。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特征主要有
①  自给性强
②  简朴
③  比较保守
④  同质性高
⑤  生活节奏的自然化
【多选题】 按照流动的参照基点,社会流动分为
①  代际流动
②  一生流动
③  垂直流动
④  水平流动
⑤  人个流动
【多选题】 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有
①  个案工作方法
②  小组工作方法
③  社区工作方法
④  社会行政
⑤  团队工作方法
【多选题】 人类是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来的,它在不同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在
①  整合功能
②  导向功能
③  维持秩序的功能
④  传续功能
⑤  传播功能
【多选题】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有以下特
①  规模较小
②  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
③  人际关系亲密
④  非正式控制
⑤  正式控制
【多选题】 从纽带的角度来看,社会关系基本上分为
①  血缘关系
②  地缘关系
③  业缘关系
④  协作关系
⑤  对立关系
【多选题】 从社会变迁主体的规模特征来看,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①  整体性变迁
②  局部性变迁
③  社会进步
④  社会倒退
⑤  社会革命
【多选题】 导致角色混淆的主要原因有
①  角色认知不清
②  场景分辨不清
③  角色失败
④  角色冲突
⑤  角色紧张
【多选题】 继续社会化通常发生在()时期
①  青少年时期
②  青年时期
③  中年时期
④  老年时期
⑤  儿童时期
【多选题】 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①  价值系统
②  规则体系
③  组织系统
④  设施系统
⑤  经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