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情形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
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返还财物的
强奸犯罪人发现被害人正来月经而停止犯罪的
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误以为不能进行而被迫中断犯罪的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 )
①  应认为犯罪未遂
②  应认为犯罪预备
③  不认为犯罪中止
④  应认定犯罪中止
【多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而( )的行为。
①  排除犯罪障碍
②  准备工具
③  制造条件
④  消除犯罪痕迹
【单选题】 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剥夺或限制犯罪人的某种权益,使犯罪人感到痛苦。这表明刑罚具有( )。
①  教育功能
②  改造功能
③  惩罚功能
④  威慑功能
【单选题】 特殊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使他们不再犯罪。这里所说的“不再犯罪”( )。
①  仅指主动不再犯罪
②  仅指被动不再犯罪
③  包括主动不再犯罪和被动不再犯罪
④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多选题】 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
①  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人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②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③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④  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判断题】 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是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根据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分类,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①  主犯、从犯、胁从犯
②  首犯、教唆犯、帮助犯
③  组织犯、教唆犯、实行犯、帮助犯
④  教唆犯、主犯、从犯
【单选题】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对于这四个要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犯罪主体只能是有生命的、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自然人
②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利益
③  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目的、动机等因素
④  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多选题】 对于犯罪人而言,刑罚的现为( )。
①  惩罚功能
②  矫正功能
③  教育功能
④  安抚功能
【单选题】 下列对犯罪停止形态的认识错误的是( )。
①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②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③  在犯罪过程中,可以成立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也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④  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我国政府主张,人权在本质上是
①  国际法管辖的问题
②  国内法管辖的问题
③  国际法和国内法管辖的问题
④  权利本身的问题
【单选题】 《发展权利宜言》指出,发展权
①  是个人人权
②  是集体人权
③  不应当理解为个人人权
④  既是个人人权,也是集体人权
【单选题】 国际人权法是在哪个时间全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①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  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  美国独立战争
【单选题】 不能以情势变更为由终止的条约是
①  同盟条约
②  边界条约
③  中立条约
④  通商条约
【单选题】 甲、乙两国关系恶化,后两国断交,则两使馆人员的职务
①  即告终止
②  暂时终止
③  仍旧保持
④  馆长决定
【单选题】 如果条约是由于一国贿赂另一国代表而缔结的,则该条约
①  终止
②  有效
③  无效
④  停止执行
【单选题】 康某是甲国驻华使馆的官员。与康某一起生活的还有其妻、其子(26岁,已婚)和其女(15岁)。该三人均具有甲国国籍。一日,四人在某餐厅吃饭,与邻桌发生口角,引发斗殴并致对方重伤。警方赶到时,斗殴已结束。甲国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与我国没有相关的其他协议。根据国际法和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①  警方可直接对康某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②  警方可直接对其妻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③  警方可直接对其子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包 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④  警方不得对康家的任何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单选题】 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渊源是
①  国际人权公约
②  国际人权判例
③  国际习惯
④  国际惯例
【单选题】 某国驻华商社阿姆杜拉策划、参与了与国内犯罪分子走私犯罪活动。对阿姆杜拉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如何处理?
①  适用我国法律追究其走私的刑事责任
②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③  适用其本国的法律追究其走私罪的刑事责任
④  直接驱逐出境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权的说法中不符合中国政府立场的是
①  人权高于主权
②  人权中首要的权利是国家独立权和人民的生存权
③  人权既是一项个人权利,又是一项集体权利
④  人权既包括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