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甲犯诈骗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甲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则此案的追诉期限为( )。
5年
10年
15年
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甲犯诈骗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甲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则此案的追诉期限为?
①  5年
②  10年
③  15年
④  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单选题】 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
①  5年
②  10年
③  15年
④  20年
【单选题】 甲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已执行5年后,甲又犯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8年,对甲应在( )的幅度内决定应执行的刑罚。
①  8年以上10年以下
②  8年以上15年以下
③  15年以下
④  10年以下
【判断题】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20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2010年8月21日,甲因犯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15年6月20日,甲又犯盗窃罪。对于甲的量刑,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①  甲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
②  甲不构成累犯
③  对甲的盗窃罪不能适用缓刑
④  对甲应当数罪并罚
【单选题】 某乙犯抢劫、强奸、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0年、5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有期徒刑,符合数罪并罚的原则?
①  25
②  15
③  10
④  5
【判断题】 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甲于201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200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而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事实。 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①  34000元
②  30000元
③  19000元
④  15000元
【单选题】 某法院在判决书中以侵占罪判处行为人3年有期徒刑,根据抢劫罪判处行为人10年有期徒刑,最终决定执行12年有期徒刑。这12年有期徒刑属于( )。
①  法定刑
②  宣告刑
③  执行刑
④  宣告刑和执行刑
【单选题】 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甲贪污公款15万元,法院依法认定甲构成贪污罪,判处甲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 )。
①  演绎推理
②  归纳推理
③  实质推理
④  类比推理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称为
①  治疗作用
②  不良反应@副作用
③  毒性作用
④  变态反应
【单选题】 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时,病人伴口干、心悸等反应,属于
①  后遗效应
②  特异质反应
③  毒性反应
④  继发反应
⑤  副作用
【单选题】 抗生素连续用药较长时间,药效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出现药效的现象称为
①  习惯性
②  成瘾性
③  耐药性
④  依赖性
⑤  耐受性
【单选题】 药物的常用量是指
①  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
②  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
③  治疗量
④  最小有效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
⑤  以上均不是
【单选题】 下列关于毒性反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①  一次性用药超过极量
②  长期用药逐渐蓄积
③  病人属于过敏体质
④  病人肝或肾功能低下
⑤  高敏性病人
【单选题】 抗酸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发挥的作用是
①  局部作用
②  吸收作用
③  选择作用
④  防治作用
⑤  不良反应
【单选题】 药物随血流分布到各组织器官后所呈现出的作用,称为
①  局部作用
②  吸收作用
③  首关消除
④  防治作用
⑤  不良反应
【单选题】 氢氯噻嗪100mg与氯噻嗪1g的排钠利尿作用大致相同,则:
①  氢氯噻嗪的效能约为氯噻嗪的10倍
②  氢氯噻嗪的效价强度约为氯噻嗪的10倍
③  氯噻嗪的效能约为氢氯噻嗪的10倍
④  氯噻嗪的效价强度约为氢氯噻嗪的10倍
⑤  氢氯噻嗪的效能与氯噻嗪相等
【单选题】 反复多次用药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
①  习惯性
②  成瘾性
③  耐药性
④  依赖性
⑤  耐受性
【单选题】 下列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最恰当的是
①  最小有效量
②  极量
③  治疗指数
④  半数致死量
⑤  半数有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