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符合下列哪些情形而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可以构成累犯?( )
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以后
赦免以后
缓刑考验期满以后
假释考验期满以后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宣告缓刑,其缓刑考验期应是( )。
①  2年以下
②  2年以上5年以下
③  5年以下
④  至少1年
【单选题】 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宣告缓刑,其缓刑考验期应是?
①  2年以下
②  2年以上5年以下
③  5年以下
④  至少1年
【单选题】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 )。
①  原判刑期的1/2
②  不得少于10年
③  10年
④  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单选题】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
①  A.三个月
②  B.六个月
③  C.一年
④  D.二年
【单选题】 甲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已执行5年后,甲又犯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8年,对甲应在( )的幅度内决定应执行的刑罚。
①  8年以上10年以下
②  8年以上15年以下
③  15年以下
④  10年以下
【单选题】 宋某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发现其过去曾犯有贪污罪。对宋某的处理应当是( )。
①  对贪污罪另行判决
②  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③  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
④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单选题】 某乙犯抢劫、强奸、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0年、5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有期徒刑,符合数罪并罚的原则?
①  25
②  15
③  10
④  5
【多选题】 对累犯以及因( )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①  绑架
②  爆炸
③  抢劫
④  强奸
【单选题】 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减为?年有期徒刑。
①  12年
②  14年
③  10年
④  20年
【单选题】 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①  A.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②    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  
③    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④    D.吸收原则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国学按照学习阶段可分为()。
①  蒙学
②  小学
③  中学
④  大学
⑤  至善
【多选题】 要健全国家职业教育的制度框架,制度框架的任务包括()。
①  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
②  办学标准
③  精神文明
④  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⑤  资历框架建设,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相衔接
【单选题】 本课程提到,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既是研究主体,同时也是研究对象。
①  教师
②  学生
③  学校
④  知识
【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①  教育事业
②  文化事业
③  政治事业
④  创新事业
【单选题】 现代教育应该鼓励通过探索和好奇开拓广泛的人际网络,将()有效组合起来。
①  教育和水平
②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资源
③  兴趣和能力
④  办学条件和能力
【单选题】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终极目标:()。
①  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②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③  健全国家职业教育的制度框架
④  办学条件基本达标
【单选题】 产教融合的战略性任务中,()是第一要务。
①  人才
②  产业
③  发展
④  创新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开始实施。
①  1992年
②  1994年
③  1994年
④  2014年
【单选题】 随着科技革命和通信革命的发生,世界已经进入数字时代,变革快速出现,而人类的思维却总是处于脱节状态。面对这个充满不对称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崭新系统,人类的思维需要()。
①  更新迭代
②  创新
③  固步自封
④  改变
【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截至到2018年底,有()个省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
①  13
②  14
③  15
④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