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刑法》第238条第1款与第2款分别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关于该条款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第1款所称“殴打、侮辱”属于法定量刑情节
第2款所称“犯前款罪,致人重伤”属于结果加重犯
非法拘禁致人重伤并具有侮辱情节的,适用第2款的规定,侮辱情节不再是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第2款规定的“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是指非法拘禁行为之外的暴力致人伤残、死亡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⑤  5
【多选题】 《刑法》第171条第1款前段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①  运输假币罪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但出售、购买假币罪不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
②  根据故意犯罪的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出售、购买假币罪也以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为前提
③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都是故意犯罪,但运输假币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出售、购买假币罪只能是间接故意
④  “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是指可以并处罚金,而非应当并处罚金
【单选题】 《刑法》第383条第1款第(1)项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该项中后半段的法定刑采用的是?
①  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②  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③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单选题】 《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规则属于( )。
①  授权性规则
②  任意性规则
③  委任性规则
④  准用性规则
【单选题】 我国《刑法》第303条第1款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甲长期通过网络纠集他人进行赌博,人民法院认定其聚众赌博,对其单独定赌博罪。甲的罪行符合赌博罪的( )。
①  基本的犯罪构成
②  修正的犯罪构成
③  加重的犯罪构成
④  派生的犯罪构成
【判断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泄露的,不能构成此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形按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 )
①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时,剥夺被组织人人身自由的
②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他人,致人重伤的
③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后,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
④  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
【单选题】 某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推理如下: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张三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轻伤,所以作出对其判处二年有期徒刑的处罚。这位法官所用的推理方法属于 ( )。
①  类比推理
②  归纳推理
③  演绎推理
④  辩证推理
【单选题】 根据《刑法》第330条规定,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第73条所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指霍乱)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①  3,5
②  5,7
③  3,7
④  7,10
⑤  6,5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以下哪个是影响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最活跃因素( )。
①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②  个人收入
③  个人可支配收入
④  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
【判断题】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是与生俱来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两个方面: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与经济管理关系密切相关的经济关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职权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共有的权利。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仲裁委员会是国家行政机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最早产生于德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同其他法律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律关系式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自然形成的经济关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国现代经济法的产生比较晚,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中国经济法的产生时期和中国经济法的发展时期。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