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下列行为构成贪污罪的有( )。
甲是某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其他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其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理赔金30万元
乙是政府的行政人员,其利用办公地点靠近财务科的条件,从财务科窃取现金2万元
丙是某市外事局的局长,其在接见外国来访客人的时候,收到客人送给该市的价值5000美元的纪念品一件,丙见该纪念品做工精美,价格不菲,于是据为己有
丁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在一次协助征兵工作中,丁收受他人的钱财,将他人的子女征兵人伍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甲是某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乙是非国家 工作人员,二人相互勾结,共同利用甲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20万元现金据为己有。事后甲分得15万元,乙分得5万元。经查,甲属于从犯,乙属于主犯。则甲、乙的贪污数额应该是?
①  分别按照甲15万,乙5万的数额定罪量刑
②  因为甲是从犯,乙是主犯,所以甲按照15万元,乙按照20万元定罪处罚
③  因为是共同犯罪,所以甲和乙都是按照20万元定罪处罚
④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单选题】 甲公司是一大型国有参股公司,国有资产占30%、其他私有资产占70%。王某是上级委派到该参股公司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王某平时利用职务便利,向公司虚报开支,骗取数万元。对王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说法是( )。
①  因为是混合所有制单位,所以王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②  因为是混合所有制单位,所以王某骗得的数万元中,30%按贪污罪定罪,70%按职务侵占罪定罪
③  尽管是混合所有制单位,但因为可以视为是在国有单位中使用的其他财产,所以整体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④  这是一种特殊的贪污形式,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即可
【单选题】 甲是某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乙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二人相互勾结,共同利用甲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20万元现金据为己有。事后甲分得15万元,乙分得5万元。经查,甲属于从犯,乙属于主犯。则甲、乙的贪污数额应该是( )。
①  分别按照甲15万,乙5万的数额定罪量刑
②  因为甲是从犯,乙是主犯,所以甲按照15万元,乙按照20万元定罪处罚
③  因为是共同犯罪,所以甲和乙都是按照20万元定罪处罚
④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单选题】 甲是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甲唆使配偶乙向自己所在的保险公司投保,乙于是以虚假身份给自己的“私家车”投了全险(事后查明乙根本就没有“私家车”),甲利用自己职务的便利,在不审查手续是否合格的情况下办理了此项业务。事后半年,乙伪造了交通事故文件,向保险公司索要赔偿,甲再次利用职务便利办理了赔付业务。甲的行为构成( )。
①  保险诈骗罪
②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
③  贪污罪
④  保险诈骗罪和贪污罪数罪并罚
【多选题】 甲公司投保了财产损失险的厂房被烧毁,甲公司伪造证明,夸大此次火灾的损失,向保险公司索赔100万元,保险公司为查清此事,花费5万元。关于保险公司的权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①  A.应当向甲公司给付约定的保险金
②  B.有权向甲公司主张5万元花费损失
③   C.有权拒绝向甲公司给付保险金
④  D.有权解除与甲公司的保险合同
【单选题】 甲是某国立名牌大学负责后勤的工作人员,利用为大学采购桌椅的职务之便,向其弟弟经营的公司大量购买劣质桌椅,价格高出一般市价的30%,致使该大学多支出50余万元。甲也多次从其弟弟处收受财物价值达5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①  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
②  受贿罪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③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④  受贿罪
【单选题】 某投保人将价值100万元的财产向甲、乙、丙三家保险公司投保同一险种,其中甲保单的保额为80万元,乙保单的保额为40万元,丙保单的保额为40万元,损失额为80万元,则甲、乙、丙保险公司赔偿额依次为<span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span>。
①  40万、20万、20万
②  50万、25万、25万
③  5万、2.5万、2.5万
④  80万、10万、10万
【单选题】 某企业的厂房实际价值是80万元,投保时保险金额为40万元,后房屋发生30万元的损失,则保险公司应赔偿( )
①  A 80万元
②  B 40万元
③  C 30万元
④  D 15万元
【判断题】 某甲是国有大学负责后勤的工作人员,利用为大学采购桌椅的职务之便,向其弟弟经营的公司大量采购劣质桌椅,价格高出一般市场价的30%,该大学因此多支出50余万元。某甲也多次从其弟弟处收受财物价值达5万元。请问某甲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甲为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某国有公司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为国家工作人员,是该公司财务部主管。甲与乙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了本单位财物100万元。对甲、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①  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不是共同犯罪
②  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但两人是共同犯罪
③  甲定职务侵占罪,乙是共犯,也定职务侵占罪
④  乙定贪污罪,甲是共犯,也定贪污罪
【单选题】 某公司投保了30万的财产保险,不久公司发生为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发生救助费用5万元,则保险公司()
①  不赔
②  赔偿5万元
③  赔偿30万元
④  赔偿35万元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升华主题式的结束语,是指教师抓住教材义理并将其提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去延伸,从而使学生受到启发感染的教学口语。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以形导入,就是教师通过种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笑话幽默、奇闻轶事、故事谜语以及富有趣味的修辞手段导课的方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推导式的讲授,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揭示某一命题的 因果关系,某种现象的演变规律,某个体系的逻辑关系的教学口语。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评述论证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阐明自己观点,揭示事物本质的教学口语。它依附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情境,常常是有感而发,述其事,议其理,述中有议,议中有述,边议边述。它不一定像写评论文章那么严密,它可以随境临时变动。 评是目的,述是手段;述有选择,评有针对;评述一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启发式提问语,就是教师依据认知心理学这一理论,通过旧有知识或熟悉事物的提问,尽快把学生纳入该学科学习的具体情境中,使之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的教学口语。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从教育口语的类型看,在教育情境中运用的能够消除学生心理隔阂、取得心理认同的教育口语属于( )。
①  说服语
②  暗示语
③  激励语
④  批评语
【单选题】 教师抓住教材义理并将其提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去延伸,从而使学生受到启发感染的教学口语是( )。
①  总结归纳式
②  升华主题式
③  开拓延伸式
④  对比激励式
【单选题】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①  批评语
②  暗示语
③  激励语
④  说服语
【单选题】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再现场景的教学口语。在课堂教学信息传播中,根据学科性质运用这类口语,能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知描述内容,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真实感受。这是四种教学口语中的哪一种( )。
①  叙述归纳语
②  描述阐释语
③  解说分析语
④  评述论证语
【单选题】 在教育活动中,批评教育对象的某种错误观念、某种不良习惯或习气时,或者是遇有使人敏感生厌或欠雅难言之处时,不直言其事,而是借助于寓言故事、轶闻传说、联想类比、讽喻说理、笑话幽默等方式,表达本意的教育口语形式。此被称为( )。
①  曲语妙用
②  热语感化
③  情语诱导
④  谐语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