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于李清照( )时期。
少女
少妇
晚年
寡居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李清照《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描写什么季节景象?( )
①  寒冬
②  盛夏
③  初秋
④  晚春
【单选题】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儿科常用中成药是()。
①  双黄连口服液
②  儿童清肺丸
③  清宣止咳颗粒
④  桑菊感冒片
⑤  连花清瘟胶囊
【单选题】 4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于( )。
①  A.《无题》
②  B.《锦瑟》
③  C.《夜雨寄北》
【单选题】 《雷雨》剧本写于
①  1940年
②  1934年
③  1937年
④  1936年
【单选题】 萧红的《呼兰河传》写于()。
①  台湾
②  重庆
③  哈尔滨
④  香港
【单选题】 江西“讼风”最盛的时期是在()
①  唐宋
②  宋明
③  元明
④  明清
【单选题】 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里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的处理
①  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②  甲构成未遂,乙构成既遂
③  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
④  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
【单选题】 老舍的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写于
①  1936年
②  1937年
③  1938年
④  1939年
【单选题】 张爱玲的《金锁记》写于哪一年?( )
①  1943年
②  1944年
③  1947年
④  1948年
【单选题】 瓦当出现于()时期。
① 
②  商周
③  春秋
④  战国
随机题目
【单选题】 ( )就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①  保持
②  遗忘
③  识记
④  再认
【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用一张表面是钢化玻璃板的大桌子,中间放一个隔板,在隔板的一侧玻璃板下面贴放一块格子布(“浅滩”),在隔板的另一侧,格子布放在地上(“悬崖”)。婴儿被放在中央的隔板上,他们的母亲分别从“悬崖”的两侧召唤婴儿,引诱他们爬过两侧的玻璃板,7个月的婴儿在面对“悬崖”时都会心跳加快,说明他们已经有了( )知觉。
①  时间知觉
②  空间知觉
③  形状知觉
④  深度知觉
【单选题】 ( )岁时婴儿的视敏度就基本接近成人水平了。
①  2
②  4
③  6
④  3
【单选题】 ( )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①  视觉
②  听觉
③  嗅觉
④  触觉
【单选题】 (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①  记忆
②  想象
③  感知觉
④  思维
【单选题】 视觉偏爱法是哪位心理学家使用的?
①  斯金纳
②  华生
③  范茨
④  艾宾浩斯
【单选题】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 )的反映。
①  个别属性
②  整体属性
③  知觉
④  感觉
【单选题】 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
①  6个月-1岁
②  1岁-1.5岁
③  1.5岁-2岁
④  2岁-3岁
【判断题】 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代表个体个性的本质。
①  品质
②  人格
③  性格
④  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