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乙酸的酸性不比苯酚强。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苯酚的酸性比2、4、6-三硝基苯酚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三氯乙酸的酸性大于乙酸,主要是由于氯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影响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苯酚溶于NaOH水溶液,但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又析出苯酚,此事实说明苯酚、水和碳酸三者酸性关系是:
①  H2CO3苯酚水;
②  苯酚H2CO3;
③  H2CO3苯酚水;
④  苯酚H2CO3
【判断题】 丙二酸的酸性比乙二酸的酸性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苯酚沾在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①  水洗
②  溴水处理
③  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④  酒精洗涤
【判断题】 抗剪可不比验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将苯与苯酚混合,则:( )。
①  仅苯酚反应
②  仅苯反应
③  都反应
④  都不反应
【多选题】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细胞质的特殊颗粒中含组胺
②  具有吞噬细菌的功能
③  由骨髓的巨核细胞分裂而来
④  在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病时增多
⑤  占白细胞的0.5~3%
【单选题】 甲酸,乙酸的相对密度与水比较:( )。
①  都比水的密度小
②  仅甲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③  都比水的密度大
④  仅乙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单选题】 用异丙苯法来制备苯酚,每生产1吨苯酚可同时获得多少吨丙酮?
①  0.5
②  0.6
③  0.8
④  1.0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①  《民报》
②  《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
③  《中华民国宪法》
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单选题】 “辛亥革命为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①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②  推翻了帝制,代之以中华民国
③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制国家
④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单选题】 陈独秀曾经撰文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誓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一主张发表于( )。
①  辛亥革命时期
②  洋务运动时期
③  新文化运动时期
④  维新变法时期
【单选题】 1918年,山西省在省长阎锡山的推动下开展教育革命,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这一改革的背景是( )。
①  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  袁世凯政府的推动
③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  辛亥革命的发展
【单选题】 在近现代的中国,口号、标语往往是时代的表征。下列口号或标语出现在五四时期的是( )。
①  “打土豪,分田地”
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万岁”
③  “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 )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务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①  实现共产主义
②  复兴中华民族
③  争取民族独立
④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单选题】 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①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②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③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④  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单选题】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③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④  改组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单选题】 红军长征顺利结束的标志是( )。
①  井冈山会师
②  三大主力会师
③  西安事变
④  吴起镇会师
【单选题】 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多次使用化学武器,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①  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②  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③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④  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